大浪淘金,如何辨别「好公司」?
迪丽瓦拉
2024-07-26 12:37:31
0

牛市阶段,遍地都是好公司。而当市场处于震荡下挫,位于低谷时,真正有价值的资产才会显现出来。 在资本市场,“垃圾票”各有缺点,而“核心资产”往往都具有共性。

过去一个月内,港股迎来两家移动出行领域的上市公司,不过目前表现尚不算好。可以看到,对于移动出行行业的增长逻辑,内外环境,以及未来,还有待于冲破迷雾,进行更深入和理性的理解和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在市场低迷阶段,如何辨别好公司?

一、看赛道选择

华尔街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过,“要投资于企业,而不要投机于股市。”市场情绪低迷之时,往往也正是辨别好公司的时候。例如,腾讯、美团,都是极其优质的投资标的。

用巴菲特的理论来说,他们都选择了“长坡厚雪”的高频刚需赛道。腾讯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创立了微信、改造了QQ,解决了14亿国人的社交刚需,进而向金融、游戏等领域延伸。

美团同样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以轻重结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搭建起了一个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并组建起了庞大的线下配送团队,以满足数亿用户的吃、住、行等需求。

嘀嗒出行所处的顺风车赛道,同样符合高频刚需特征,并且在如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下,日益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增长潜力。

从去年开始,腾讯、百度等头部互联网平台纷纷以聚合方式进入顺风车领域,这是经济下行之下的多方共赢选择。同时,头部互联网平台不约而同地,将嘀嗒出行作为合作首选。

近日,注册用户超过7亿的国内最大的协同办公平台——钉钉,也与嘀嗒出行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构建并优化面向钉钉用户的顺风车产品,探索双方业务领域增长新机遇。

相比一年前,这其实是一个新的变化,因为此前,头部互联网和聚合平台更多关注的更多是网约车,因为体量更大,效率更高。

但在经济下行和促消费扩内需背景下,网约车出现明显增长乏力和供过于求,难以实现司机和乘客两端的兼顾和双赢,司机大量涌入,而订单增长乏力。与之相比,顺风车的差异化优势则日益显现出来。

一方面,广大乘客对于出行性价比的诉求进一步强化;同时,相比网约车,顺风车在中长距离,尤其是跨城即时出行方面更具优势,且一口价,里程越长费用越低,对乘客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顺风车如今已实现体验和效率和安全全方位提升,实现性价比和效率体验的兼具。

可以说,作为车主乘客互惠互利的出行方式,顺风车在经济下行大背景下,有着更强大的供需双端同步增长能力。

数据显示,2023年,嘀嗒顺风车搭乘次数同比增长38.3%,同时月活跃认证车主和乘客数量分别同比增长33.3%和29.7%。2024年前2个月则比2023年同期增长7%。

另外,截至2023年 12月31日,嘀嗒出行认证数超过1560万,而到2024年上半年末,认证车主已超过1700万,注册用户数则超过3.6亿。

事实上,头部互联网平台之所以将嘀嗒顺风车作为合作首选,不仅是因为嘀嗒顺风车的深厚产品及用户运营经验,和成熟标准化的产品和安全服务能力,还有其在合法合规性方面的优势。

不久前,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曾表示,要坚持做真顺风车,合规经营,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积极进取,持续探索并创新真顺路之下的产品形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与效率。

未来五年,顺风车的复合增长率将达29.4%。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039亿元,在中国汽车客运市场中的市场份额也将大幅提升至8.4%。伴随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作为大众高频刚需的顺风车也将持续上升。

二、看创始团队和战略风格

红杉资本主席迈克尔•莫里茨曾提到,“一个公司的基因早在它最初的18个月就被决定了。如果DNA是对的,它就是一块金子;如果不对,那基本就玩完了。”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美团创始人王兴都是技术出身,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科技基因。同时,他们理性、务实、稳健,这使得两家公司长期聚焦核心业务,构筑起坚实护城河壁垒。

在创始团队方面,嘀嗒出行的五位创始人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李跃军都拥有技术或产品以及科技公司的背景,这也造就了嘀嗒出行理性和务实的战略风格。比如,在进入出行行业之间,他们曾提出新赛道选择的四条标准:

第一:这个行业最好已经进入了风口期,处于爆发阶段。第二,跟移动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第三,能力所及,比较擅长的事。第四,赛道和市场都足够大。

宋中杰曾表示,“归根结底,一个业务模式能否生存还是要看效率高不高,如果能够推动效率提升,就有持续长远价值和生命力”。由此,嘀嗒出行专注于对现有私家车和出租车挖潜增效,推进出行供给侧改革,在城市交通效率提升之路上开辟了另一条路径。

专注的第二层,则是务实和稳健,将产品和技术能力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2020-2022年,当整个出行市场处于低谷时,嘀嗒出行开启了全方位的技术基建强化,为后续发展蓄力。近几年,当很多企业纷纷裁员和收缩战线时,嘀嗒出行员工人数连年大幅增长,其中研发人员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占公司员工总数约52.0%。

同时,嘀嗒出行在过去几年还加速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布局,2024-2025年,嘀嗒出行预计将启动共计15个研发项目,同时还将布局智慧硬件、面部识别等技术,进一步强化体验和安全。

专注的更深一层,是因为看到了更远的未来,所以更加坚定,不会轻易摇摆。在宋中杰看来,创业里最麻烦的就是没有看到终局,只看到了中间的阶段和过程。

三、找到具有确定性的「核心资产」

是否是好公司,决定了值不值得买。股价是否合理,则决定了什么时候买。这就要看公司业绩。

如比亚迪,其吃到了插电混动的行业红利,业绩从2021年开始爆发,市值也水涨船高,一度突破万亿。今年3月开始,比亚迪月度销量持续反弹。在A股低迷的情况下,其股价仍强势反弹。

“电商新王”拼多多也是如此,其紧紧抓住大众消费浪潮,净利润自2021年开始扭亏为盈,而后两个年度翻倍增长,2023年净利润超600亿元,拼多多股价因此领涨中概股,市值超越阿里。

业绩增长稳健,行业发展利好锁定未来确定性,比亚迪、拼多多已经被视为新的“核心资产”,投资者不断买入。

而在中国的出行赛道,嘀嗒出行也正显露出“核心资产”的潜质。

2019至2023年,嘀嗒出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7.54亿元、7.81亿元、5.69亿元、8.15亿元。除2022年受疫情影响之外,整体实现稳健增长。

同时,2021-2023年,嘀嗒出行毛利率均保持在70%以上,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0.85亿元、2.26亿元,同时,截至2023年末,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4.2亿元。

能看到,即便受到外部不利影响,嘀嗒出行仍然能稳健穿越产业周期。

顺风车是一个双边市场,平台只有在供给端和需求端都积累起足够庞大规模,才能起量,这使其具备极强网络效应,随着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头部平台的竞争壁垒会进一步强化。

因此,过去两三年,顺风车市场集中度正不断提升,从2022年和2023年,以搭乘次数计算,顺风车市场前三大平台的市场份额,从94.3%提升至96.1%。

可以预见,顺风车市场未来将会由两、三家头部公司主导,嘀嗒出行将是其中之一,因其在过去十年积累中,已积累了庞大用户规模,高度的用户粘性,和成熟的双边网络效应。这一点,从其过去三年其应答率的持续提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以上,便可见得。

四、共享出行第一股,长期可对标「Airbnb」

对于近期两家港股新上市出行平台的表现,笔这认为,大可不必过早对公司价值下结论。因为新股上市后表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情绪、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等。

资本层面看,7月港股市场延续了6月后期颓势,整体震荡下行,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缺乏上攻动能,显示出投资者信心不足和交易活跃度下降。

当然,股市股价更多需要长线去看待。从嘀嗒过去几年财务数据来看,毛利率整体保持较高水平,这显示出其行业竞争力以及可持续盈利能力。

从市场层面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政策利好,尽管面临竞争压力,顺风车市场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此外,参照业内常用估值模型,以过去12个月净利润的20倍市盈率可以作为对一家“真赚钱,赚真钱”的上市公司估值的中轴标准(中轴估值=净利润*20)。照此标准,嘀嗒出行的中轴估值约54亿人民币(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1.35亿,假定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类似),或约60亿港币,远高于目前市值。可以说,后续嘀嗒市值将迎来重新评估,逐渐客观反映公司价值。

除此之外,投资者们还可以参考海外标的。比如对于嘀嗒出行,则可以参考共享住宿龙头爱彼迎(Airbnb)的业务模式和股价走势。

和嘀嗒出行一样,爱彼迎的本质也是共享经济模式,其搭建起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将用户住宿需求和闲置的房屋资源精准高效地匹配在一起。

再看业绩,国外也已掀起了共享经济风潮。

2022、2023年,爱彼迎增长强劲,实现了扭亏为盈。今年第一季度,爱彼迎发布一份亮眼的财报,营收同比增长了17.82%,归母净利润大涨125.64%。对此,海外多家券商纷纷上调目标价,或给出“跑赢大盘”的评级。

资本市场上,爱彼迎也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2023年至今其股价触底反弹,较最低点已上涨76%,市值约人民币6841.88亿元。

与之相比,嘀嗒出行的业务规模还有差距,但出行需求其实更加高频刚需,且中国消费者正愈加谨慎和理性,因而作为共享经济的顺风车,赛道空间极为广阔。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长期投资方面,笔者认为,投资者可以将嘀嗒出行和爱彼迎进行对标,其市值有望实现长期增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