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闭店人”闭得了店却避不了法律责任
迪丽瓦拉
2024-07-13 12:50:31
0

动辄上万元的会员费刚交,还没去培训几次,机构就关门跑路了,并且在关门前还变更了法人及联络人。近期,一些健身房、美发店、教育培训机构等,在消费者充值会员卡后跑路、闭店进而引发消费纠纷,而乱象背后,有不少“职业闭店人”在推波助澜,谋取利益。

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帮助经营不善的公司计划好“关闭店铺、跑路”的方法,并负责“善后”工作的群体。他们在收取高额报酬后,帮机构“金蝉脱壳”,规避法律风险,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等工商信息变更,接手后续消费者维权问题的处理等等。职业闭店手段大致相同:闭店前搞一波低价促销,按债务比例赚取高额佣金;面对消费者则拖延应付,或者用注销登记的方式再次闭店,让消费者彻底维权无门。

“职业闭店人”屡屡得手,往往正是利用许多消费者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成本维权的心理;而找无偿债能力的“职业背债人”,让原来的经营者“脱困”,也是钻了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审核门槛较低的空子。恶意闭店、“洗白”信用、转移资产……这一套操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甚至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如果明知经营风险出现资金链断裂,再诱导消费,卷钱跑路,则有诈骗嫌疑,应承担刑事责任,不能让其“金蝉脱壳”。

对于预付式领域引发的消费纠纷,司法始终亮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态度。日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涉“职业闭店人”清算责任纠纷案件中,法院判决“职业闭店人”薛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一判决给职业闭店行为敲响了法律警钟,也给消费者维权指引了方向。

当然,遏制恶意闭店行为,除了发挥个案的示范意义,还要靠完善监督、规范举措和加强对不法行为的惩戒。比如,相关机构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替换过程中要注意审查,加大对职业背债人的甄别力度。对于“圈钱跑路”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触犯刑法的行为依法惩戒,让“职业闭店人”闭得了店,却避不了法律责任。

斩断职业闭店这一灰黑产业链条,预付式消费纠纷的事前预防一环很关键。当前,多地在堵住漏洞、防范纠纷方面已做出探索。比如,上海、北京等地都出台条例,实行预付式资金的存款专项监管制度,杭州将预付式消费纳入立法规划。期待司法和监管举措的不断完善,让“职业闭店人”无空子可钻,消费者能安心放心消费,有底气维权。(卢越)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