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观察】 央行下场“救债”,醉翁之意不在酒
迪丽瓦拉
2024-07-08 15:20:42
0

大部分人没想到,自二季度以来,央行对于债券市场,特别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从7月1日的国债借入操作,到随后的步入实操并卖出国债的表态,央行的这一系列动作,表面上看似是对债券市场的直接干预,实则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稳汇率。

央行操作国债,早在今年4月就已有信号释出。当时,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叠加央行多次表态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市场对其购债的讨论持续升温。

然而,市场不解的是,为何此次央行对于长债如此敏感,且在降低市场存贷款利率的背景下,需要引导长债的上行呢?

实际上,长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其波动不仅关乎资产的有效配置,更直接影响到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与预期。

一方面,央行旨在通过直接干预市场,遏制长期收益率所隐含的经济预期进一步蔓延,从而稳定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机构,尤其是非银机构在利率低位时大量买入长久期债券的行为,央行深感忧虑。

这种投资策略在利率环境逆转时,极易引发连锁反应,加剧市场波动,甚至可能重演硅谷银行式的风险事件。因此,央行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收益率曲线,引导市场机构理性投资,防范潜在风险。

然而,央行此举的“醉翁之意”并不仅仅在于此。更深层次上,央行是在通过调控长期国债收益率,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影响国债收益率,一方面是通过加息和降息,另一方面是改变国债市场的供求关系。

当前经济背景下,加息显然无法操作,降息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将对汇市承压。这时,增加国债市场供给,打压国债成交价,推升国债收益率,显然成为央行的最优解。

从现实情况看,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相对美元持续走弱,中美利差倒挂加深,稳汇率压力显现。

过低的长端利率会增强市场对未来降息的预期,从而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而央行通过调控长债收益率,使其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境外资金对人民币的信心和吸引力。

可以看到,虽然7月以来央行两次下场“救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变动出现了反复,但人民币贬值压力却缓和了不少,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0.14%。

一方面,释放不降息、不大水漫灌的信号,另一方面,下场直接干预长期国债收益率,核心就是稳定汇率。用外部杠杆抬升来对冲内部加杠杆意愿的不足,本身,对经济增长也会形成正向带动。

北京商报评论员岳品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