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牛肉价格大幅下降,每斤比往年便宜七八块钱。这使得许多消费者闻风而动,纷纷购买。然而,当购买量增加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网友王女士对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低价生鲜类产品一直保持谨慎态度。但这一次,她看到了不少关于牛肉降价的新闻,并多次与客服确认所购买的牛肉不是冻肉或边角料,才下单购买。
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这次购买的牛肉炖了很长时间却仍然撕不烂、咬不动,且没有什么肉香味,甚至还带点酸味。这让她不禁怀疑,这便宜的牛肉会不会有问题?有没可能如客服所说,因为是工厂直销,所以价格便宜实惠吗?
批发商们透露,今年牛肉价格大幅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大量进口牛肉的冲击。进口牛肉通常都是冷冻肉,主要用于供应餐饮业或食品深加工。但也有可能存在一些企业将进口冷冻肉分装化冻后流入零售市场。
因此,个别部位可能是冷冻肉,化开后再作为新鲜肉出售。不经常吃牛肉的人可能无法辨别牛肉是否新鲜。与国产牛肉相比,进口牛肉的口感可能会更硬,更容易出现炖不烂的感觉。
莫非王女士在网购中买到的所谓国产黄牛肉实际上是用进口冷冻肉冒充的?
此外,不好吃的牛肉可能既来自进口冷冻肉,也可能来自淘汰的奶牛肉。然而,有商家指出,有些进口肉颜色发深,似乎与之前提到的淘汰老牛肉色发生问题有关。果真如此吗?
今年市场疲软,老百姓消费减少,导致牛奶销售不佳。因此,一些奶牛提前进入淘汰周期。这些被淘汰的奶牛需要被处理掉,于是它们也涌入了市场,导致牛肉价格大幅下降。
存栏量过高和消费市场疲软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进而导致牛肉价格下跌。不仅是牛肉,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也降低了,因此一些奶牛提前被淘汰。进口肉、淘汰奶和牛肉一起涌入市场,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牛肉价格大跌。
实际上,公牛犊可以作为肉牛进行养殖,只是其育肥性能稍差一些。而淘汰奶牛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主要是因为正常肉牛两岁多就可以出栏了,肉质正好细嫩。
而奶牛通常要生满八胎才会被淘汰,至少已经十岁了。即使提前淘汰,也是七八岁的牛,生长时间过长导致肉质口感较差。
业内人士透露,普通肉牛的牛肉颜色深红,肉质紧实有油润感,而淘汰奶牛肉的颜色深到发紫,肉质松散。
从王女士购买的这块肉来看,刚收到货时颜色紫黑,彻底化冻后又有点发白感觉。很有可能这不是现在的鲜牛肉而是存放已久的冻肉。
另外,肉质结构松散、久炖不烂且入口略带酸味等特点表明,虽然无法确定是否是进口牛肉,但很有可能是淘汰下来的奶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