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开电脑,各个软件闪烁着百余条消息提醒,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光大理财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尹伟有时会在上班路上浏览完所有重要消息,并思考确认晨会投资策略的要点。待晨会结束,他和同事们便第一时间打开“数据平台”,对持仓资产进行研究、交易。
债市开盘后是投资经理展现决策力的时刻——在成千上万只债券中精准筛选合适的投资标的,这是一场效率与能力的较量。依托于光大理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投研工具和内部评级体系,固收部的投资经理们可以迅速筛选出性价比较高的前25%的投资标的,从而大幅提升决策效率。
做好选择题,稳住固收基本盘
尹伟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系列的选择题。
在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决策中,他们从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一方面从负债端出发,根据产品负债端流动性特性,匡算出产品风险预算约束条件的大致合理区间,并在这个风险预算的框架下,从众多资产中筛选合适标的,搭建与产品特性相匹配的期限结构和杠杆策略组合;另一方面,从资产端考虑,根据资产的内、外部评级贯彻分散化投资要求,把握并契合投资者需求,确保投资决策与客户风险偏好匹配。
光大理财的投资经理们肩负着管理1.5万亿资产规模、服务740万投资者的重任,投资经理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通过精心的投资管理与策略安排,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努力让投资者获得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在科技加成与团队协作下,光大理财产品业绩表现也赢得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在普益标准公布的2023年度银行理财收益能力排行榜中,光大理财收益能力得分居首位。今年1月,固定收益系列产品“阳光金18M丰利目标盈1期”提前止盈,到期年化收益率为3.97%,高于拟定的3.6%的止盈目标收益率。2024年1-4月,光大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110亿元。
乘绿色浪潮,服务“双碳”目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部署为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指明了方向,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已成为市场上的热门竞争领域。
2023年11月,光大理财成功落地与上市公司欧晶科技的资本市场综合融资业务,助力新能源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光大理财联动光大银行成功参投华能集团核心子公司发起的“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华能国际大庆定向资产支持票据(类REITs)”,服务绿色电力储能的新项目建设。
今年年初,尹伟和同事们都在为参与竞标“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而忙碌。3月,申能股份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规模10亿元,光大理财积极参与认购,助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申能股份是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致力于推进传统能源降耗增效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
2024年4月,光大理财成功参投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长江经济带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类REITs)项目,实现了全市场首单长江经济带能源基础设施类REITs的落地,底层项目通过“光伏+”推动农村能源革命,获得权威绿色评估机构G-1等级认证,每年可实现替代化石能源量5.12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12.14万吨,环境效益显著,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持。
科技为翼,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固定收益投资知识图谱’提升了我们的投资决策效率;‘湖仓融合’的感知引擎让我们更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风险,‘九水’策略专户平台让我们更精细化的管理持仓资产。”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出身的投资经理,尹伟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为做好每一次投资决策提供了更有力支持,赋能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打造一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领先的资管科技平台”的战略愿景,依循“科技为舟”战略路径,光大理财基于自主构建的高性能算力平台化的服务能力和交互式数据分析平台,零成本、全自主构建并投产“固定收益投资知识图谱”,通过资产全景视图、组合业绩分析、信用债定价建模等大类服务的落地,成功绘制出一套低延时更新、全局覆盖的数量化固定收益投资版图,累计为近200只固定收益类产品提供数智化支撑,通过数量化和模型化方式,将投资经验进行沉淀,从而大幅提升了投资经理的日常的投资决策效率。
一系列数字创新成果有效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截至5月底,光大理财持有绿色金融主题债券近285亿元,今年以来的新增绿色产业投资金额已超过63亿元。
未来,光大理财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以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以理财能量守护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