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青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其中,建筑业PMI指数为54.4%,服务业PMI指数为50.5%。
5月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表明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背景下,稳增长政策有待进一步发力。5月制造业生产指数有所回落(50.8%),主要是受国内需求不足拖累;能够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则与当前外需拉动较强,企业消化前期积压订单,以及年初以来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有关。
5月制造业PMI中的两个价格指数全面大幅上行。其中,出厂价格指数上升至50.4%,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至56.9%。这与近期钢铁、水泥、煤炭等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印证。我们判断,5月PPI环比也将由降转升,同比降幅会有明显收窄。需要指出的是,尽管5月出厂价格指数时隔7个月重返扩张区间,但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差值正在拉大,后期或将对中下游制造业利润形成一定压力。
5月制造业PMI数据的主要亮点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尽管小幅回落,但继续处于54.3%的高位。这显示在宏观政策保持稳增长取向,5月17日房地产新政密集落地,以及政策面正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背景下,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信心较强。
5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5%,比上月改善0.2个百分点,这首先是受“五一”长假需求释放带动,当月景区服务、文体娱乐、航空运输等行业景气水平明显上升。与此同时,近期服务业PMI持续好于制造业,也与当前居民消费重心逐步向服务消费转移有关,表明消费转移升级态势整体上仍在延续。
展望未来,6月制造业PMI指数收缩幅度可能会有所缓和。一方面,短期内全球制造业有望保持景气上行势头,外需将继续对国内制造业景气状况有正向拉动;另一方面,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专项债发行也有明显提速,加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地实施,以及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及“三大工程”全面推进影响下,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还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这些都将对制造业供需两端有一定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