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财政部长顾问史蒂文·拉特纳日前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政府当下在国际贸易中顽固地使用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只会推高国内物价、限制消费者选择,并危及美国和全球经济增长。
拉特纳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美国财政部长顾问。他在文章中表示,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主要目的是为讨好选民,而不是出于经济考量。由于美国民众对经济状况不满意,政客需要找“替罪羊”。
法国财长勒梅尔在耶伦游说欧盟之际也开始抨击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呼吁G7和欧洲联盟团结起来对付中国,并表示将在即将召开的G7财长会议上敦促各成员国采取行动应对中国。显然,勒梅尔此时发表杂音,被美国影响的可能性似乎不太大。实际上,法国一直持强硬立场,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幕后推手,从一开始就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勒梅尔接替耶伦进行炒作,很可能是因为他看到冯德莱恩对中国电动汽车调查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