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个所谓“产能过剩”的理由,真正目的是要将中国挤出全球市场的供应链,禁止中国发展高科技,最终目的就是防止自己失去全球霸主的地位,继续维持自己的单极秩序。不过现在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美国这个制裁和围堵,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南华早报》在一篇报道中,列举了大量数据,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方面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在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10个关键领域中,大约实现了约86%的目标,证明美国的制裁失败了。
美方明知违背经济学常识和产业发展事实,也要给中国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充分说明美方所谓“产能过剩”并非市场定义下的结论,而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和泛政治化的认知操弄,目的在于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真正“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而是美国缺乏自信的焦虑和针对中国形形色色的抹黑。中方乐见一个自信开放,繁荣发展的美国,希望美方也能积极正面看待中国的发展。我们敦促美方将不寻求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美国财长耶伦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她阐述了其对近期中国制造业的观点,并“点名”了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三个行业。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天启在CHINADAILY发表文章。文章认为,耶伦不应战略短视并试图让中国企业停止前进,而是应思考如何利用中国制造加快美国及其他国家绿色转型大局,告诫美企抓紧研发与生产以免落后,并鼓励美企向中国市场投放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