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4月15日消息,微盘股指数早盘大幅跳水,盘中跌超8%,沪深京三市跌超9%个股近400只。上周五“新国九条”指出,加大退市监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分红方面,“新国九条”针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提出了强化监管的要求,对于长期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上市公司,将采取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等措施。
在此背景下,沪深交易所近期就《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等规则公开征求意见,重点是将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纳入“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
整体来看,本次退市制度改革主要有五方面:一是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二是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三是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四是进一步强化退市监管,五是落实退市投资者赔偿救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四类强制退市标准,其中新增了3种规范类退市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巨额资金长期被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法占用未能归还,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被大幅“掏空”;目的是遏制违规占用,督促及时偿还。
第二种情形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连续多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目的是督促公司规范运作。
第三种情形是,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目的是督促相关方尽快恢复正常的公司治理秩序。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关键的基础性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更有活力,这也是提高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退市监管的原则是‘应退尽退’,没有也不应该预设数量。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执行新的规则,努力实现‘退得下’,‘退得稳’。”证监会上市司司长郭瑞明在4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