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3月,全球大类资产分化明显,国内新旧动能切换,海外降息预期博弈。国内资本市场“小环境”有好转,债市“资产荒”“策略荒”下交易驱动明显,黄金、日股表现强势。基于全球制造业回暖+美联储降息幅度或有限+欧央行宽松力度可能更大等三个核心逻辑,预计多数全球股指和商品在中期都能取得正收益。我们认为权益市场弹性的排序可能是新兴市场(越南、巴西)≈美股小盘(罗素2000)≥欧洲(德国)≥日本>美股大盘。商品方面,预计原油≥工业金属>贵金属>农产品。美债长端利率预计偏震荡,做陡曲线或配置通胀挂钩美债(TIPS)也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市场主题:当全球制造业回暖遇见降息潮
2024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的迹象渐显,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第一、美欧有望在2024H1正式进入主动补库阶段。第二、美国/欧元区银行信贷标准转松,叠加央行后续降息引导或进一步助力制造业周期回暖。第三、从地域、产业、品类这三个角度,“落后者”追赶对全球制造业周期的推动。第四、政策因素的推动。随着瑞士央行打响G10经济体降息的第一枪+日本央行十七年以来首次加息,宣告着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平台期正式结束,欧美系央行年内逐渐转向降息是大概率事件。倘若后续全球制造业周期如期回升,全球顺周期+流动性受益资产表现或相对领先。
核心因子:海外通胀复燃,国内经济波浪式修复
1)宏观象限:国内宏观环境变化指引有限,全球制造业回暖、通胀担忧复燃;2)政策取向:美联储保持年内三次降息预期,但长期利率可能上升,日央行宣布退出负利率政策;3)资金流向:北上资金3月净流入共196.50亿元,方向上主要增持电气设备、食品饮料、电子、银行、家用电器、汽车、有色金属、机械设备、通信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主要减仓计算机、医药生物、传媒、钢铁和轻工制造等板块;4)估值:债市曲线平坦化,期限利差已压缩到极致水平;股市微观交易结构有所改善,部分增量资金入场,场外资金仍较为充裕,机会成本较低,A股整体性价比仍不差。
资产配置:新趋势与季节性
股指预计短期仍围绕关键点位震荡,提防业绩期等季节性扰动;债市微观结构变为交易驱动,久期策略波动大,交易长端需提防5月份后扰动,中短端票息和品种策略略占优,杠杆收效微,下沉需警惕;转债适度防守并注重结构性机会,关注股性较好的高股息和AI品种;美债博弈预防性降息可能,中期看10年期美债年内下破3.5%的概率不高,向上空间亦较小,4.3%以上是机会;美股短期或仍有震荡,中长期看盈利增长仍然明确;中美利差维持高位,人民币弹性有所恢复;黄金降息周期+央行买盘支撑,继续战略持有;原油出现供需两弱,多空因素交织下或维持高位震荡。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产业政策超预期调整;地缘关系超预期紧张。
正文
市场主题:全球制造业回暖下的降息潮
回顾:国内“小环境”好转,海外降息预期博弈
3月,全球大类资产分化明显,国内新旧动能切换,海外大选年地缘因素扰动+欧美央行有望逐渐转向降息。国内资本市场“小环境”有好转,债市“资产荒”“策略荒”下交易驱动明显,黄金、日股表现强势。资产表现来看,监管持续利好,两会增量表述“新质生产力”主题明确,A股市场关键点位震荡。债市方面,利率下行过快演绎+超长债供给量扰动,长端超长端国债利率回弹后继续下行,债市做多逻辑尚未逆转。日央行结束负利率,日本通胀-薪资螺旋和交易所改制,推动日股走高。全球大选年地缘扰动频繁,避险情绪和储备需求利好黄金等资产。OPEC+加码减产及地缘事件刺激下,原油表现强势。
市场主题:全球制造业回暖下的降息潮
全球制造业正在进入上升期
2024年以来,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的迹象渐显。时隔16个月后,全球制造业PMI在2024年1月重新回到了50的荣枯线,并在2月进一步回升至50.3,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改善近期明显,而印度、印尼等新兴市场在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稳中有升。截至目前3月公布数据的经济体数量有限,不过已有的数据来看,全球制造业PMI继续保持在50荣枯线或以上的概率不低。我们认为主要本轮全球制造业回暖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
第一、美欧库存周期已经初现补库迹象,有望在2024H1正式进入主动补库阶段。欧美库存增速从2022H2开始回落,并于从2023H2进入被动去库阶段。从经验上看,美欧最早会在2024Q1进入主动补库阶段。
第二、美国/欧元区银行信贷标准从23Q3/Q2开始边际转松,叠加后续央行降息引导,预计信贷周期或进一步助力制造业周期回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史上看,银行信贷标准是制造业周期的同步或小幅领先指标。在23Q3美欧央行结束加息周期后,收紧信贷标准的银行占比开始明显下降,预计随着央行年中左右陆续开启降息,银行信贷标准将进一步转松,有利于制造业继续回暖。
第三、从地域、产业、品类这三个角度,关注“落后者”追赶对全球制造业周期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