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涨了!金价再创新高,“淘金热”逐渐理智
迪丽瓦拉
2024-03-07 08:24:42
0

原标题:又双叒涨了!金价再创新高,“淘金热”逐渐理智

受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货币政策调整影响,自2月28日起,国际金价已连续上涨一周,3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4月黄金期价上涨15.6美元,收于每盎司2141.9美元,涨幅为0.73%,刷新2023年12月创下的每盎司2135.40美元的前历史高点。据悉,国际金价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近期对美联储6月开始降息的预期显著升温,同时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贵金属仍受到避险情绪支撑。

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金主力期货价格已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截至3月6日收盘,沪金上涨1.05%,报收500.70元/克,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沪金全年涨幅达17.28%。此外,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国内黄金价格涨幅超100元/克。

持续上扬的金价走势落在消费者眼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银柿财经带着问题走访了周生生(00116.HK)等品牌金店以及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

金价走高促销不断 推动黄金消费升温

“650(元),这是今早刚挂出来的价格,比昨天又涨了5块,最近这周一直在涨,春节期间基本是625(元)到628(元)的价位,现在已经涨了20多。从春节到现在,有意向买金饰的顾客比前几年都多。”潮宏基(002345.SZ)的工作人员告诉银柿财经。3月6日上午,杭州市龙湖西溪天街营业后,商场内众多黄金珠宝品牌统一上调了当日金价,其中,周生生报651元/克,周大福(01929.HK)、六福珠宝、潮宏基报650元/克,周六福、老凤祥(600612.SH)、中国黄金(600916.SH)、老庙黄金等品牌均较昨日上涨了3元到5元每克,创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金价的持续上涨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金饰消费金额达2820亿元,创历史新高,并预测2024年黄金消费需求将保持强劲态势;另据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黄金消费量1089.69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706.48吨,同比增长7.97%。值得关注的是,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的年轻群体逐渐成为黄金消费的“主力军”。

“今年春节档,黄金饰品比往年卖得都好,年轻人来买的特别多,经常是对照着小红书‘爆款’来买的,春节期间很多款式都断货了,这两天才刚上了新品。”六福珠宝的工作人员拿着一款“立体镂空雕花”的心形黄金项链对银柿财经介绍道,“除了这款两面工艺不同的心形项链之外,今年最流行的还有蝴蝶图案,小红书说2024年的‘蝴蝶’会聚好运,所以特别受年轻顾客喜欢。”近年来,各大金饰品牌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喜好,不断推出小克重、小图案的新款式,从“旺桃花”“金豆豆”到“招财蝴蝶”“龙宝串珠”“莫斯乌比环”,抖音、小红书上关于“买金子”的分享帖比比皆是。

除了金饰所提供的情绪价值,黄金本身具备的保值、投资价值同样为年轻人看重,而金价波动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直以来,消费者总在“一口价”和“称克重”之间难以抉择:“一口价”金饰款式多样、工艺复杂,但定价较高,保值能力较弱;“称克重”金饰款式相对单一,但由于单克价格较低,保值能力更强。不过,这种常规认知却在快速上涨的金价面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口价’金饰在现阶段是更实惠的,因为已经定价了,不会跟着每天的金价‘走’,但如果后期金价一直往上,公司可能会通知更改定价,所以早些入手‘一口价’比较划算。”周大福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此外,银柿财经还了解到,为了将春节这波“淘金热”延续下去,今年“三八”妇女节促销期间,各大品牌延续“克减”优惠——15元至118元的每克直减,不少品牌持续推出“以旧换新”等活动,但近几日的消费情况并不如预期。“现在的优惠力度和春节基本持平,最近一周金价涨得快,来挑选的顾客也有很多,实际下单的情况虽然没有春节好,但还是比往年要旺很多。”

被问及“三八”大促的消费势头不及春节档的原因,周生生的工作人员表示,主要还是金价上涨过快,消费者担心金价持续上扬后会迎来震荡,“都担心买在最高点要蚀本,但黄金消费就是宜早不宜迟。”

这种现象似乎也并不难解释,“中式消费”趋于务实,消费者选择黄金,正是出于对商品投资性和理财性的关注,谁都不愿意自己刚囤的“金豆子”就贬值了,眼下黄金“过于耀眼”的行情致使消费者在“追涨杀跌”还是“抄底摸顶”中犹豫不决。

黄金理财 新款上架 观望者仍占多数

金价上涨带旺了金店的生意,银行业也紧跟热点,在贵金属营销上“卖力吆喝”。经过这一周的金价暴涨,银行金饰产品的行情又如何?

“金饰在银行贵金属中还算是相对冷门的,来询问和购买的人很少。”尽管“银行卖金饰”前不久刚被送上热搜,但银柿财经在走访了杭州市余杭区几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网点后都得到了和上述差不多的答案。

其中一家国有大行的大堂经理解释称,虽然和传统金店相比,银行出售的黄金饰品更具性价比,1克能便宜100多元,但就首饰这个品类而言,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品牌、样式等因素,不太会将从银行购入作为首选。

银柿财经还注意到,虽然工行、农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在手机端贵金属专区上线了黄金饰品,但走访的几家银行都表示网点内没有实物展示,仅支持线上购买、快递邮寄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如果从银行渠道购买金饰,要直到收货后才能一睹“真容”,与网购盲选无异。各家银行在产品说明上明确提示道,“因贵金属产品的特殊性,本产品认购成功后如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或换货,请您充分知悉后认购。”

尽管银行顺势而为推出的手镯、项链等金饰并未激发出更广泛的消费需求,但在黄金价格持续上涨之际,银行的实物黄金(金条、金豆)和积存金业务确实做得风生水起。几家银行的大堂经理纷纷表示,金价大幅上涨后,来购买实物黄金以及咨询办理积存金账户的人明显多了不少。

据悉,积存金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开立积存金账户,记录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存入一定重量黄金的负债类业务,一般有主动积存、定期积存两种方式,当积存黄金达到一定数量,可提取实物黄金产品。

“如果只是用作投资,可以选择积存金的方式,在合适点位卖掉,这样在操作上更为便捷。”一位国有行大堂经理建议道,相较之下,实物黄金日后若要回售给银行,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据这位大堂经理观察,在该行积存金买入价上涨到490元/克左右时,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来咨询贵金属购买事宜,不过近两日在该行买入价突破500元/克后,来询问的人大幅减少,更是鲜有购买了。在他看来,当金价上涨到高位后,持观望态度的客户变得更多,若日后金价出现回落,应该会有更多人择机入局。

无论是购金还是存金,在快速走高的金价面前,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仍占多数,这种审慎态度亦不无道理。虽然在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背景下,这轮金价的逆势走高让市场略感意外,不过对于后市的金价走势,业内人士普遍保持看涨观点。分析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一系列利多因素将支撑金价。出于地缘政治风险、投资组合多样化、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等考量,各国央行大举购金是支撑金价的因素。不过也有银行人士建议,从家庭资产配置角度考虑,当下高点处增加黄金资产配置依旧值得考虑。

来源:银柿财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