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妹从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获悉,两江新区主动融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提升金融发展质效,做大做强产业基金集群,为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新区汇聚中金、松禾等基金机构超200家,撬动社会资本超2000亿元。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张坤琨 摄
设立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组建规模超百亿的科技创新母子基金群,形成了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转化等创新活动,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产业投资生态,营造更加优良的投资服务环境。
去年以来,
两江新区新设明月湖种子、
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专项基金。
其中,高质量发展产业
投资基金出资额200亿元,
聚焦重点产业科技创新
和重大项目进行投资引导,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明月湖∑基金小镇。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此外,
新区持续做好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
为项目和资金架桥梁、搭平台、拓渠道,
支持企业创新投资方式方法,
鼓励金融和投资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截至目前
新区汇聚中金、松禾等基金机构超200家,撬动社会资本超2000亿元。中金科元陆续投资了宇隆光电、深蓝汽车、太蓝新能源等新区项目。复星创富投资沃肯新材料、纵目科技等优质企业。松禾明月湖基金返投新区项目占总投资的50%,包括摩方精密、埃克斯工业、哆来目科技、岚泽能源等重点科技企业。
政府产业基金参与企业成长,
不仅为相关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以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例
两江新区发布《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加大金融扶持,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加大一级市场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放大效应,加强科创金融产品对拟上市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新区已上市企业16家,进入市级上市后备库企业82家。其中,新区企业山外山、西山科技在全市率先登陆科创板。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畅通企业跨境投资渠道
近年来,
两江新区抓住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
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畅通区内企业跨境投资通道,
带动金融业提质上量。
▲“一带一路”商务中心。保税港区集团供图
自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
对外投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新区2家基金在重庆市
率先获得QDLP试点资格,
不断促进金融赋能对外开放。
把握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大机遇
两江新区成立了重庆市中新合作金融领域的首个常态化运营基金——中新嘉量金融科技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新嘉量合作基金),总规模4.18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和产业数字化等前沿科技产业进行投资布局。日前,中新嘉量合作基金投资期届满,共完成了冰鉴科技、百望云等12个项目投资,现有4个项目正在筹备上市。
瞄准企业发展痛点、难点,
两江新区推出全国首个
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产品“科技跨境贷”,
解决高新技术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等问题。
截至目前,新区“科技跨境贷”已为8家服务贸易企业办理贷款9200余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科技跨境贷’助力企业境外融资”这一创新成果获全国推广,入选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现服局将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持续推动“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为两江新区基金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土壤,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更多基金落地两江、扎根两江。
总编:杜术林 | 副总编:张科
主编:付斯颖 操梅 | 编辑:江亚蔓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