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菜鸟募资规模将大幅缩水至低于10亿美元,最快于今年一季度在港上市
迪丽瓦拉
2024-02-04 12:47:46
0

原标题:传菜鸟募资规模将大幅缩水至低于10亿美元,最快于今年一季度在港上市

天天财经讯,据市场消息,阿里巴巴旗下菜鸟智慧物流网络将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境外发行上市“绿灯”,即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将标志着菜鸟的上市进程进入关键阶段,有望于今年第一季度在香港挂牌上市。

但募资规模可能缩水至不足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远低于之前的预期。

2013年5月28日,阿里联合顺丰、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以及银泰、复星、富春等大型集团企业,组建菜鸟网络,其中天猫出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集团投资16亿元,占股32%;复星集团投资5亿元,占股10%;富春集团投资5亿元,占股10%;顺丰、圆通、中通、申通、韵达各投资5000万元,各占股1%。

马云曾在菜鸟成立时说,希望通过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让全中国 2000 个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上网购物,24 小时货物一定送达,“这是一个伟大的理想。”

菜鸟此后主要经历了两轮扩资,包括外资投资和阿里增资。2016年3月菜鸟获得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等机构的合计100亿元融资,共同推动大数据物流网络的建立。

2023年5月,菜鸟被传出明年初赴港IPO,拟募资20亿美元,彼时阿里集团菜鸟方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暂无明确上市计划消息。

2023年9月26日,菜鸟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花旗、摩根大通为其联席保荐人。在招股书中,菜鸟定义自身为“全球最大跨境电商物流公司”,成立以来立志打造开放智慧物流网络的菜鸟,完成了自我商业模式多次迭代。菜鸟发起IPO被外界认为是在冲刺“全球智慧物流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2023财年菜鸟的总收入为778亿元,经调整EBITDA超过了28亿元,近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

2024财年一季度,菜鸟营收为231.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73.36亿元增长33.6%;经营利润为4.9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85亿元;期内利润为2.8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7亿元。

从营收结构看,菜鸟的营收主要分三块,2023财年,以跨境快递和国际供应链服务为主的国际物流收入占47.4%,国内物流服务收入占46.2%,科技及其他服务收入占6.4%。

2023年11月,中国证监会要求菜鸟就赴境外发行上市补充备案材料,主要涉及股权结构、股权激励、控制架构、规范运作、独立性和分拆安排六方面。

对于这次补充备案材料的要求,市场普遍解读为监管层对于境外上市企业的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审查。

此外,阿里巴巴董事会早前宣布,拟分拆菜鸟业务单独联交所主板上市,分拆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 50% 以上的股份,因此菜鸟仍为子公司。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分拆菜鸟上市不仅可以加速其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结构,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在电商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希望通过菜鸟的物流网络优势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阿里云和淘天集团外,菜鸟已经成为了阿里的第三大收入来源,这也是菜鸟能够率先上市的底气所在。另据招股书,阿里巴巴也同样是菜鸟第一大客户。2021~2023财年,来自阿里巴巴的收入分别占菜鸟当期总收入的29.2%、30.8%及28.2%。从另一面讲,与阿里巴巴天然的强捆绑关系,有助于解决菜鸟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

与此同时,在关键时刻回归,兼任菜鸟集团董事长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无疑助推菜鸟上市进一步提速。蔡崇信此前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我们对菜鸟的业务基本面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物流只是第一步,菜鸟的野心是全方位地物流“全球化”。阿里CEO吴泳铭强调,未来三年菜鸟的核心策略之一,便是抓住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为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提供创新型的产品,实现国际业务的快速增长。

阿里巴巴2023财年财报显示,菜鸟营收的70%来自于外部客户。2023财年,菜鸟向逾1.33亿名跨境消费者派送超过15亿件跨境电商包裹,服务超过10万个商家及品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