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梯度培育、分类支持一批潜力型全球500强、高估值独角兽企业”。如何服务好独角兽企业、培育好独角兽潜力企业?上海税务部门不断探索实践,以“加减乘除”工作法,“加”服务、“减”税负,“乘”效益、“除”难题,形成一套分类扶持、分期服务的税费支持体系,推动独角兽企业“加速跑”。
新年伊始,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股权融资,正式踏入独角兽企业行列,这也是2024年上海诞生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作为交通电动化、能源服务及数字化运营管理公司,成立短短三年时间,启源芯动力已经在全国31省市区全面布局重卡充换电站。
助力培育更多硬科技、新生代、高价值的独角兽企业,上海税务部门创新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营造更好的环境和创新生态。
“临近年关企业回款任务重,对于发票的需求增大。税务部门服务前置,提前进行业务指导和政策建议,我们前几天顺利在电子税务局上完成了发票提额业务。” 启源芯动力财务资金部总经理助理曾诗超说。
据了解,针对启源芯动力这样的创新重点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实行“一企一团队”跟进式服务机制,建立了“局领导+科室业务专家+网格直联管家”三级服务团队,通过开展定期走访问需、反馈诉求分析、精准响应落实,“三步走”接力式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
除了不断“加”力的税费服务,便捷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也为企业发展持续“减负”。
成立于2021年的独角兽企业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下半年发布了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负责人桂轶说,洛轲智能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2022年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后,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企业顺利申请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2022年、2023年研发费用扣除金额合计超过6亿元。
2023年,中文播客一步步向大众群体扩展,成为内容创作新“蓝海”。“我们率先引入AI技术,提出‘云剪辑’智能创作工具,为播客创作带来成倍效率。”“老牌”独角兽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天立介绍,从2013年上线时全年激活用户数量5000余万,到2023年第三季度全场景音频月活跃用户3.45亿,十年突破创新带来了用户数量的倍增。
“954万,2亿”,这是王天立给出的另外一组倍增数字,分别为2017年和2023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金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50%到100%,不断加‘乘’的税收优惠政策,让我们节省了更多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运营,引领‘耳朵经济’新趋势,打造更优质的播客平台。”王天立说。
同样有新突破的还有独角兽企业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纵目科技研制的第700万颗传感器成功下线,在推动自动驾驶量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在行业和资本市场都不景气的艰难时刻,我们创立了蚕丝机器人,开启了全新的双轮驱动战略。”纵目科技财务总监林坤说,“汽车智能驾驶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迭代较快,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才能让公司产品保持竞争力。”
成倍的付出有了喜人的成绩,目前纵目科技已切入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电子供应链,进一步加速国产智能驾驶量产的进程。
“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税务部门为我们‘除’去压力、‘除’去困难,2023年公司共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2.1亿元。”林坤说,主管税务机关为企业发放“一企一策”服务清单,包含企业申报习惯、适用政策、涉税风险点提示提醒等内容,让企业轻装上阵,在新赛道跑出新速度。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继续优化独角兽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营商环境,集聚共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完善服务体系,更精准、高效的将税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助力独角兽企业“孵化成形”,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周渊
文:周渊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徐晶卉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