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模排名前三的都是股份行的理财经理,其中招行和兴银理财是两万亿俱乐部。由于招行规模缩水,2023年兴银理财规模扩大,兴银理财缩小了与招行的规模差距。据悉,在已披露的14家银行理财公司中,有9家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农银理财、建信理财、重庆农商行理财下滑幅度超过50%。此外,交银理财、平安理财等公司也在2023年实现了大规模增长,工银理财、民生理财、交银理财也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
据梳理,在母行已披露数据的14家理财经理中,有9家出现净利润下滑,其中3家出现盈利亏损,其中包括两家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分别是农银理财和建信理财。中邮理财的利润去年也下降了30%以上。二,银行理财规模减少是因为银行理财损失率远高于主动型基金,收益率差于银行固定收益。2023年,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占比前三,农行和建行净利润减半。银行理财子公司格局发生变化:六大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缩水,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逆势上涨。
银行理财公司收益率持续下滑。随着4月初各大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3年年报,其中银行理财公司尤其值得关注。公开资料显示,14家银行理财公司中,有9家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农银理财、建信理财、重庆农商行理财降幅超过50%。业内人士表示,净利润下滑一方面来自于阶段性的降费让利,另一方面来自于管理规模的进一步缩减。
其中,招银财富管理仍以55万亿元的管理规模和90亿元的净利润位居银行理财市场一。兴银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公司。去年底,其规模增至26万亿元,净利润82亿元。建信理财净利润增长11%至55亿元。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逐步披露,2023年银行理财公司的经营情况浮出水面。基金君通过阅读年报,梳理了十几家银行理财公司的规模和盈利数据。
2023年是超越股份银行理财经理的一年。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公布业绩,3家公司净利润下滑超过50%。4月5日,随着2023年上市银行年报的披露,多家银行理财公司2023年的经营业绩浮出水面。近日,中国理财网披露的2023年理财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理财市场存续产品规模为80万亿元,同比下降10%。从存续规模来看,目前有可比数据的理财经理有13家,理财产品剩余余额缩水超过2700亿元,其中7家同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