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3Q...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中国证监会200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指引》)在借鉴国外公司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并要求上市公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守则还原则规定了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义务、上市公司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义务、上市公司对债权人的责任、员工在公司的利益保护等。
2002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
公司有责任实现股东利润最大化,这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对股东的责任在于在一定时期内维持投资者满意的回报,充分披露公司内部信息,遵守法律、现有规则和国际标准,防止贪污贿赂,还包括道德行为准则和商业原则的问题。2.员工。公司要把员工对公司发展的影响放在重要位置。首先,现代公司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公司赢得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一、公司股东会罢免董事的历史考察在传统公司法中,公司的股东会可以对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作出决议,特别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股东集中时期,组成股东会的股东享有公司的一切权力,负责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发号施令, 而董事和董事会只是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机构,是股东大会事实上的附属机构。
扩大独立董事的应用,强化监督职能。独立董事制度原本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制度。最早见于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12条“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此次出台的《条例》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证券公司。《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证券公司可以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得在证券公司董事会以外担任职务或者与证券公司存在可能妨碍其做出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
治理的主体是利益相关者,他们投资了特殊的东西,所以他们都要治理,维护各方利益。管理的主体是经营者,日常决策处理供、产、销等基本生产经营问题,相比较而言,公司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化。管理的对象包括供应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人事管理,3.环境的影响不一样。从法律的约束力来看,治理不仅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更高层次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