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助理问了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说晚上美国的cpi数据公布后为什么会影响美联储的加息前景。相比很多人也想问,但是应该更关心的是数据公布后对于美联储未来加息前景的影响是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我出了一期视频,应该会在明天发出去。但是在这里先用文字形式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要想知道cpi数据对于未来加息前景的影响,首先就要清楚当前的现状,以及当初为什么加息,加息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了解了加息的目的,才能知道当前我们所处的加息周期在哪一个阶段。当初选择加息是因为疫情期间全球救济需要刺激,由美联储带领的降息浪潮,向市场疯狂注水。导致全球基本都出现了股市和经济脱钩的具体表现。说白了就是金融资产泡沫过大,经济并没有从困局中走出来,但是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呈现飙升了
我们活在现实中,而金融资产的价格飙升是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形式看好,而提前投入并看好未来的回报。但是显然这是不符合现实的,现实是大量的失业,消费疲软,制造业下滑,物价上涨。所以再次由美联储开启了加息周期,目的就是促使金融泡沫缩小,经济可以回归正规。
去年我们经历了整整一年的加息浪潮,加息力度可谓是史无前例。基本上就是月月加,次次都是75个基点的力度。但是到今年来看,当名义利率提升到5%的时候,这种加息速度明显是减弱了,并且是隔三差五的加,而不是月月加。加息力度也从之前的75个基点,调整成了25个基点。由此来看加息速度是放缓的。原因就是5.25%的名义利率已经基本达到了美联储的加息目标了。
举个例子,你生病了,发烧了。第一天打退烧针,温度没有降下来,第二天还要打。体温降下来了,你可能还会再打一针巩固一下病情,避免发烧反复。很明显第三天体温维持正常了,你还会继续打针?没必要了,要知道退烧的药品对于身体来讲也是有伤害的。目的达到了就停一停,吃点消炎药维持一下,康复了就不吃了。这就是一个过程,显然目前美国经济的温度已经降下来了,但是担心反复啊
所以我们看到每一次美元加息就变得谨慎,同时需要看到更多的经济数据表现,来判断下一次加息的力度。当前cpi数据已经跌倒了4%,本次预期值更低到了3.1%。这个时候美联储观察这个数据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看通胀是否会出现反复。如果本次数据公布值大于4%,那么7月加息的预期就会增加,甚至是直接选择重在7月的利率决议上加息。但是如果通胀稳定下跌,那我觉得本次7月份的利率决议就会继续跳过加息
因为加息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实际利率,通胀只要能有效的下跌,意味着实际利率在上涨,对于经济的降温效果就说明在持续。所以完全可以理解为不加息胜似加息。这就是对于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结:结合当前的名义利率接近目标上限,以及通胀持续下行,经济降温效果明显的前提下,未来美联储加息只会更加谨慎,甚至跳过加息。当然加不加息取决于通胀会不会反复。所以今晚的数据对于未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具有前瞻性影响的。这样也就回答了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