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联商务加快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瘦身”进程。4 月 17 日,银联商务发布的《【银联商务子公司(上海银商资讯、厦门易通卡)资产评估服务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下称《公告》)显示,拟聘请一家资产评估机构为上海银商资讯有限公司和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股权处置资产评估服务。业内普遍认为,这是银联商务为进一步转让上述两家公司股权所做的准备。
就在不久前,4月14日,中国银联发布公告宣布取消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等7家机构的成员资格,记者发现,7家公司中有6家均为银联商务直接或间接持股。
针对上述动作,银联商务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此举系积极落实监管要求,通过转让、合并等多种方式,依法合规推进下属支付机构整合工作。
银联商务对旗下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
4月17日,银联商务发布《公告》宣布聘请资产评估公司对银商资讯和易通卡两家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
据公司官网显示,易通卡隶属厦门信息集团,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银联商务持有其5%股权。该公司不仅是厦门市政府“小额支付一卡通”项目运营主体,还是e通卡发行、应用与管理的唯一运营中心。目前,交通联合e通卡已可在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公共交通互联互通。值得注意的是,易卡通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已于2021年11月主动注销。
而另一家银商资讯成立于2004年6月,注册资本10212.8万元。银联商务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6.9%。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预付卡数据服务企业,服务客户超650家,累计交易金额突破7000亿元,在服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上均保持行业第一的地位。
据悉,银商资讯依托“云服务”的业务模式,并以预付卡业务系统为主的产品及服务,为商务零售、消费服务、通信企业和银行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预付卡数据处理与运营解决方案。
此前已有协会取消“银商系”机构会员资格
无独有偶,在银联商务推进子公司资产评估的同时,中国银联也有大动作。
4 月 14 日,中国银联发布公告,取消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深银联易办事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共7家机构的成员资格。
记者发现,7家机构中6家均为银联商务直接或间接持股。
如,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与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均由银联商务100%控股,二者均已于去年注销牌照;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前)的银联持股比例分别达75.5%和60%,前者于2024年11月主动注销牌照,后者则在2024年6月完成合并注销。
事实上,就在中国银联发布清退公告之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率先出手,宣布清退上述银联商务旗下的三家成员机构:北京银联、银结通以及王府井。
针对以上一系列“瘦身”动作,南都·湾财社记者向银联商务相关负责人进行咨询,得到的回复是:近年来,银联商务积极响应监管机构要求,通过机构转让、合并、主动注销等多种形式,依法合规开展下属控股支付机构整合工作。
而对于下一步的具体规划,银联商务并未直接回答,该负责人仅表明:后续,银联商务将始终秉承“服务社会,方便大众”使命,持续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为支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瘦身”背后是非银支付监管条例实施
银联商务的一系列“出清”操作,与2024年5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正式实施关系密切。
《条例》明确规定,同一股东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两个及以上同一业务类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或表决权,同时收窄支付机构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大类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吹风会上表示,《条例》的出台旨在以公平监督保障行业公平竞争。通过对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的规定,对非银行结构实施垄断或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约束,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行业良性发展秩序。张青松还表示,通过对同类业务提出同样的监管措施,落实监管一致性,有助于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博通咨询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原《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将支付牌照分为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类型,仅通过介质规范相关支付业务的边界,和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不匹配。但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类型重新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后,不但能够避免新模式下产生的监管空白,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马青 实习生 何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