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周期显著延长。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显示,本季度企业从申请被接收到取得备案通知的平均用时约306天,较2024年全年平均审批时长219天增加87天,审批效率降幅达28%。
从架构来看:
间接上市(红筹/VIE架构):2025年Q1平均备案周期达326天,比去年平均备案周期235天多了91天。
直接上市(H股等):2025年Q1平均备案周期为226天,比去年平均备案周期154天增加72天。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Q1 VIE架构企业仍是“重灾区”,其备案周期超300天,部分复杂VIE架构案例的备案周期甚至超400天。
备案周期时间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2025年一季度仅统计3个月数据,样本量较 2024 年全年更小,且可能处于监管政策过渡期等特殊因素,导致周期波动;另一方面,备案项目数量增多也给备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这也反映出境外上市热度攀升、备案项目持续增多的市场态势。
1.选择合适的架构
数据显示,VIE 架构平均周期较 H 股架构长 100 天以上,核心差异在于监管对 “协议控制” 模式下境内实体合规性、境外投资者背景的穿透式审查。所以企业应优先选择普通红筹或 H 股架构,若必须采用 VIE,需提前启动境内运营实体合规整改,完成网络安全审查(如涉及数据出境)、外资准入备案,避免因前置程序缺失导致审核停滞。
2.提前预演审核问题
参考宁德时代(25 天备案通过)经验,联合律师、审计师等中介机构预演审核问题,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完整度达标,争取能一次过,而不是反复的补充资料,导致时间浪费。
3.强化预沟通机制
企业应与境内外监管机构保持积极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审核要求,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流程迂回。
4.强化合规体系建设
完善数据安全、财务合规、ESG治理等内控制度,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合规诊断,降低审核风险。
作为深耕境外上市10年以上的专业辅导机构,华谊信资本通过以下核心优势,帮助企业加速备案进程:
政策研究团队:实时跟踪监管动态,提供精准合规建议;
全流程服务:覆盖备案材料撰写、风险排查、审核沟通等全环节;
资源网络:与监管部门、交易所保持紧密沟通,提升审核效率;
成功案例库:累计服务超10家企业完成跨境上市,备案通过率行业领先。
面对一季度境外上市备案周期的拉长,企业需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企业需以合规为基石,以专业为支撑,方能穿越周期,拥抱资本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