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尹秋彤
4月1日,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蘅东光”)发布公告,鉴于财务报告有效期即将届满,中止北交所IPO。3月25日,公司刚回复北交所的审核问询函。早在1月22日,北交所向蘅东光发送审核问询函,要求公司在业务与技术、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等方面做出说明。2月11日,公司披露了审核问询函延期回复的公告。
《电鳗财经》经调查研究发现,该公司招股书存在很多疑点,归根结底与其“一股独大”密切相关。
一问:跨境家族管理太复杂?
蘅东光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建伟通过锐发贸易和锐创实业间接持有公司45.69%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5.27%的表决权。而陈建伟38岁的外甥女林婷婷,虽然在公司没有担任任何职位,却通过同样的方式间接持有公司19.58%的股份。
陈建伟和林婷婷两人合计控制公司65.27%的表决权,这意味着他们在公司决策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家族企业股权的高度集中,往往带来的是管理上的不透明和决策上的独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特别是当家族成员在公司没有实际职务时,其持股比例的合理性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潜在负面影响,更值得投资者警惕。
此外,陈建伟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而林婷婷则为香港永久性居民,这种跨境的家族管理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公司治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称,股权集中、“一股独大”被视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绊脚石。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如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结构弱点将更加突出。如此一来,公司很容易出现任人唯亲,怎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会否有利益输送行为发生?
二问:递表前夕签下上市对赌?
《电鳗财经》注意到,递表前夕保荐机构招商证券火线入股。一同入股的还有赣州鲲鹏、蓓蕾咨询,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同时,还以蘅东光成功完成A股IPO为条件,通过补充协议约定了股权回购条款。
2024年12月2日,蘅东光的控股股东锐发贸易通过大宗交易分别与招证冠智完成789,000股股份的交割及资金划转、与赣州鲲鹏完成263,000股股份的交割及资金划转、与蓓蕾咨询完成215,788股股份的交割及资金划转,成交价格均为19.00元/股。
其中,招证冠智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招商致远,招商致远和招证投资分别持有招证冠智15.46%、13.53%的出资份额,招商致远和招证投资均为招商证券全资子公司,招商证券为蘅东光本次IPO的保荐机构。
目前锐发贸易直接持有蘅东光44.76%股权,通过锐创实业间接持股20.51%,合计持股65.27%,为控股股东。锐创实业由锐发贸易全资持有,锐发贸易又由陈建伟和林婷婷分别持股70%、30%。
三问:董事长百条风险缠身?
天眼查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陈建伟目前有3条任职信息,担任股东1家,担任高管2家,实际控制权2家企业。尤为注意的是,其周边风险有49条,预警提醒也多达53条。
高风险方面,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深圳市衡东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进行了简易注销;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深圳市衡东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未在责令的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诉讼方面,其曾担任高管的昆明衡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曾因修理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蘅东光通讯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承揽合同纠纷而被起诉……
如何保护好投资者利益,IPO如何顺利进行,是陈建伟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问:业务明显依赖外商?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26924.00万元、36064.98万元、48445.00万元和41617.6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8.03%、75.90%、79.00%和83.87%,主要出口至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地区。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无源光器件产品的销售,主要客户包括AFL、Coherent、Jabil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然而,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增加了公司在客户流失和订单波动方面的风险。
此外,公司的境外收入占比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25%、75.58%和77.53%。虽然这体现了公司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也意味着公司面临着汇率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等多重外部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公司的境外业务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
北交所要求蘅东光说明各境外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性质(生产型还是销售型)、人员构成、业务模式、各期销售情况、主要客户及合作背景,说明公司对境外子公司的管控措施及有效性。同时,结合存放地点、期末余额、款项类型等说明境外资金的存管情况,各期外币收付款、跨境资金流动、结换汇情况及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说明存放在境外的资金规模与境外业务规模是否匹配。
五问:集中触发财务风险预警?
2021年-2024年6月(简称:报告期),蘅东光营业收入分别为3.97亿元、4.75亿元、6.13亿元、4.96亿元,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复合增长率24.3%。但净利增速骤降,净利率存在波动。期内,其净利润为1237.34万元、5533.44万元、6508.12万元、5348.40万元,其中2022年增速达347.21%,但2023年仅17.61%,增速出现大幅下降。对应净利润率3.12%、11.64%、10.61%、10.78%,最近两期同比变动分别为273.48%、-8.85%。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鹰眼预警系统算法,蘅东光已经触发16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在盈利质量上,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7.74%、28.5%、25.75%,最近两期同比变动分别为2.76%、-9.67%。
蘅东光研发费用持续下降。期内研发投入分别为3692.25万元、3451.20万元、3405.98万元、 2065.19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30%、7.26%、5.55%和4.16%。2021年-2023年研发支出和费用率均持续下降。
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比值为0.8低于1。
报告期内,公司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7.12%、42.55%、46.27%;流动比率分别为1.33、1.98、1.51。其中,最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占总资产之比为27.06%、存货占总资产之比为11.2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之比为17.63%,有息负债占总负债之比为26.05%。近一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27%,高于行业均值42.09%。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流动负债比值持续下降。近三期完整会计年度内,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流动负债比值为分别为0.3、0.2、0.17。
“一股独大”还将引发什么故事?投资者开始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