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因一组地铁广告引发轩然大波。在上海、杭州等地的地铁站及小区电梯间,印有“COWS直聘,找工作,直接跟老板哞!”、“跳槽吧!奶牛,听说你们场晒不到太阳?”等标语的广告海报引发网友热议,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热搜榜,阅读量突破3亿次。部分网友直指广告内容“嘲讽打工人”“消费职场焦虑”,更有法律界人士质疑其涉嫌抄袭BOSS直聘的广告设计,品牌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面对舆论风暴,认养一头牛于4月16日紧急回应称,此系列广告系近期推出的创意营销,旨在通过“招聘奶牛”的拟人化表达,传递品牌对奶牛福利的重视及牧场环境优势。“奶牛需要精心照顾和情绪价值,就像企业招聘人才一样。”认养一头牛品牌负责人解释称,“广告画面确实借鉴了BOSS直聘的设计元素,但已获得对方品牌方授权。”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平息争议。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评论道:“用‘奶牛跳槽’影射职场人,看似幽默实则冷漠,品牌方缺乏对打工人处境的共情。”更有网友翻出认养一头牛此前的营销案例,指出其多次因“擦边球”广告引发争议,如2023年推出的“认养模式”被质疑变相收取会员费,此次事件或暴露其“重噱头轻内涵”的营销惯性。
此次广告风波,将认养一头牛推至聚光灯下,也让其2024年2月IPO终止的旧伤疤再度被揭开。公开资料显示,认养一头牛成立于2016年,凭借“认养模式”迅速崛起,宣称用户可通过支付费用“认养”奶牛,获得定期配送的乳制品。2022年7月,公司向证监会提交招股书,拟募资51亿元用于牧场建设、品牌推广等项目,但后因保荐人撤销保荐而折戟。
招股说明书数据揭示了其“重营销轻研发”的商业模式:2019-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累计达13亿元,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同期研发费用仅750万元,2019年甚至为0元。这种“烧钱换市场”的策略虽推动营收从2019年的8.65亿元增至2021年的25.66亿元,但净利润却从1.47亿元下滑至1.40亿元,盈利能力遭质疑。
认养一头牛的崛起,堪称新消费时代的典型案例。通过社交媒体种草、直播带货等打法,其迅速跻身乳业新贵行列。然而,过度依赖营销驱动的模式正面临反噬。乳业分析师指出:“认养一头牛用‘认养’概念打开市场,但消费者最终关注的仍是产品品质。若不能平衡营销与研发,品牌忠诚度将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