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储备充足 该出手时必出手
迪丽瓦拉
2025-04-17 00:40:03
0

2025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展现出“张弛有度”的一面。尽管尚未实施降准降息,但央行通过精准滴灌的结构性工具与灵活适度的流动性管理,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保留了应对超预期挑战的政策空间,未来该出手时必出手。

开年以来,央行综合运用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灵活调节,货币市场代表性的DR007略有所上行,但仍处于历史上较低的水平,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3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增速双双较上月末加快,印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持续发力,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靶向支持”。特别是,结构性政策工具兼具灵活性与杠杆效应,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近期“对等关税”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短期冲击,央行随即表示,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必要时会向后者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在加快运用。

总体上,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体现了“适度宽松”取向。当然,市场期待出现更具代表性的货币宽松之举,特别是在美国滥施关税给经贸运行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变数之后。

应看到,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具备多重调节空间:政策利率仍处于正常利率水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还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结构性工具余额占央行资产负债表比重较低,工具创新具有较大余地。

货币政策之所以保持克制,或出于避免透支政策空间、统筹防风险与促改革、平衡内外部均衡的考虑。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既要求宏观政策适时开展逆周期调节,又对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提出更高的要求。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当前,面对外部环境出现的新变化,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但在实施层面,仍需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充分考量“对等关税”冲击、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推升市场利率、资本市场潜在风险等内外部因素,争取在关键时刻用好关键招数,最大化政策效用。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正处在“攻守兼备”的关键节点,既需保持战略定力避免透支空间,也要在外部“黑天鹅”事件冲击时展现政策锐度。从历史经验看,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央行连续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护航经济;2023年面对房地产风险显性化,央行果断推出“降息+降准”组合,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这些实践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完全有能力在复杂环境中把握好“稳与进”的节奏。

我国政策工具箱已备足弹药——当经济运行遭遇实质冲击、就业压力显著加大或金融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时,央行必将果断出手。这种“该出手时敢出手、善出手”的调控能力,正是中国经济抵御风浪的底气所在。

相关内容

中金公司:人民币汇率的韧性...
人民财讯4月22日电,中金公司研报称,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之后,出现了...
2025-04-22 10:04:30
金价狂飙,黄金ETF爆了
作 者丨易妍君 编 辑丨张星 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美国滥施关...
2025-04-22 09:29:37
原创 ...
一、证监会突发改革IPO!证监会再次提出,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发现培...
2025-04-22 08:18:56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
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
2025-04-22 04:41:15
证监会进一步规范派出机构监...
近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修订后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监管职...
2025-04-22 04:03:24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增...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甬兴证券有限公司为其旗下...
2025-04-22 0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