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河不死心吗?官方5次喊话后,李嘉诚不再沉默,公开一组数据!
一场涉及全球43个港口的买卖,正把李嘉诚家族推到了风口浪尖。自从长江和记集团表示要卖掉这些港口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我们官方五次喊话,提醒要考虑国家战略。而李嘉诚这边,直接甩出一份数据,想证明自己没做错。但这件事闹得这么大,背后的考量没那么简单。
据九派新闻消息,长和公布了去年的港口收入,数据很明白,去年港口业务赚了452.82亿港元,比前年多了11%,占公司总收入的9.6%。
长和系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港口业务不算核心,但问题是,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扩建港口,而且港口赚的钱占公司核心利润的比例长期超过20%,比普通业务高多了。这种矛盾的做法和数据,以如何解释呢?!
而且,这次卖的港口可不是小数目,交易涉及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总资产价值近228亿美元,预期能拿到手里190多亿美元的现金。这其中还包括巴拿马港口这种战略要地,还有16个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港口。这些港口可不是随便卖卖那么简单,每一个都是航运线上的关键节点,掌握了它们,就等于卡住了全球贸易的咽喉。
针对这件事,官方五次表态,话里话外都是提醒。国务院港澳办说,港口是“重要基础设施”,做决定要慎重;香港特首李家超让大家别忘了香港的整体利益;前特首梁振英更直接,说商人不能没有祖国。
说这些话不光是提醒长和系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主要的是担心港口这种战略资源的流失。现在中美较劲,特朗普到那个时候就会把港口当工具卡中国脖子,这时候急吼吼的卖港口,官方能不喊话吗?
特别是巴拿马港口,这个位置太关键了。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枢纽,全球一半的贸易都要经过这里。要是被别国资本控制了,等于是把我们的贸易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这种战略风险,可不是企业财报能算得清的。
说到底,这不是一笔简单的买卖,而是全球化生意和国家战略的碰撞。长和觉得哪里赚钱就在哪里投,但官方显然考虑的会更加全面。尤其现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卖掉港口这种战略资产,官方肯定不会视而不见。官方五次提醒,不只是担心钱的问题,更是给企业敲警钟:百年变局里,企业得想清楚自己站哪边。
大家都应该知道,关键时刻,国家战略高于一切。李嘉诚这次卖港口,表面上看似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放在如今这个大背景下,就显得格外敏感。
这场争议,最后还得回到企业家责任上。李嘉诚拿财务报表说事,但大家更在意的是,关键时刻企业能不能靠得住。
说到底,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不能光看财务报表。尤其是像长和系这样的大企业,一举一动都影响国家形象和经济安全。对于李嘉诚来说,卖港口这事,可能短期内能套现,但长期来看,失去的也许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