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本周(2025.3.16-2025.3.22)A股日均交易额15,497亿元,环比减少6.4%,同比增加48.0%。2025年一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15,557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74.6%。投行:本周发行新股2家,募集资金16亿元。本周上市新股4家,募集资金25亿元。2025年至今,A股IPO上市22家,募集金额137亿元。2024年,A股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4亿元。两融:截至2025年3月20日,两市两融余额19,518.54亿元,环比增加1.23%,较2024年日均水平增加24.55%。两市融券余额116.20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60%。
本周(2025.3.16-2025.3.22)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降3.33%,跑输沪深300指数1.03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24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3.22%、保险板块下跌3.57%、多元金融下跌3.51%、互联网金融下跌2.17%、金融科技下跌4.48%。*ST仁东(+8.12%)、四川双马(+5.14%)、国盛金控(+4.42%)、江苏金租(+2.40%)、浙江东方(+1.42%)涨幅靠前;海南华铁(-12.01%)、中航产融(-9.33%)、中国银河(-8.13%)、拉卡拉(-7.47%)、锦龙股份(-6.17%)跌幅靠前。
► 券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迎来利好
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官网连发三条通知和办法,其中《中国结算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明确了资格标准、申请与受理程序及持续期管理要求等事项。此举满足了市场对信用债ETF入库开展回购交易的需要,有助于提高信用债ETF产品的流动性、吸引力和交易活跃度,推动交易所债券做市交易等二级市场建设;有助于支持交易所信用债市场买方建设,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支持更多企业主体债券发行融资,降低发行融资成本,更好发挥交易所信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中小民营企业的功能作用。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受信用保护债券质押式回购管理暂行办法》适当放宽开展受信用保护回购业务的发行人主体评级要求。相关举措促进了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发展,切实发挥了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便利、高效的优势,进一步便利发行人债券融资。《中国结算关于暂免收取部分债券登记费用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5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暂免收取绿色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并继续暂免收取民营企业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及债券结算费。此次扩大暂免相关债券发行人服务费范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债券发行人融资成本,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继续暂免债券结算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更好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功能。
中国结算针对此前市场热议的试点开展信用债ETF回购、进一步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推出具体支持举措,进一步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市场整体信心。
► 保险:险资举牌持续升温
根据中国保险协会披露,3月19日,平安人寿公告宣布举牌招商银行H股,此系平安人寿年内第二次举牌招商银行。截至3月19日,已有6家险资举牌A股及H股上市公司合计10次(远超去年同期的2次),其中银行板块标的占比超半数。我们认为,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主要系1)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增大,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较大的现实需求。2)出于优化财务报表考虑,在新会计准则下,举牌上市公司之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以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3)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让险资举牌动力增强。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的比例。与此同时,险资增持银行股,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银行股所展现出的低估值与高分红率特性。此外,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经营状况相对稳定,这与险资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自然灾害风险。
1.非银金融周观点
1.1.市场及板块行情
非银及子板块的指数表现:本周(2025.3.16-2025.3.22)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下降3.33%,跑输沪深300指数1.03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24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下跌3.22%、保险板块下跌3.57%、多元金融下跌3.51%、互联网金融下跌2.17%、金融科技下跌4.48%。*ST仁东(+8.12%)、四川双马(+5.14%)、国盛金控(+4.42%)、江苏金租(+2.40%)、浙江东方(+1.42%)涨幅靠前;海南华铁(-12.01%)、中航产融(-9.33%)、中国银河(-8.13%)、拉卡拉(-7.47%)、锦龙股份(-6.17%)跌幅靠前。
1.2.券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迎来利好
3月2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官网连发三条通知和办法,其中《中国结算关于信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试点开展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债ETF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明确了资格标准、申请与受理程序及持续期管理要求等事项。此举满足了市场对信用债ETF入库开展回购交易的需要,有助于提高信用债ETF产品的流动性、吸引力和交易活跃度,推动交易所债券做市交易等二级市场建设;有助于支持交易所信用债市场买方建设,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支持更多企业主体债券发行融资,降低发行融资成本,更好发挥交易所信用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中小民营企业的功能作用。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受信用保护债券质押式回购管理暂行办法》适当放宽开展受信用保护回购业务的发行人主体评级要求。相关举措促进了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发展,切实发挥了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便利、高效的优势,进一步便利发行人债券融资。《中国结算关于暂免收取部分债券登记费用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5月1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暂免收取绿色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并继续暂免收取民营企业公司债券发行人服务费及债券结算费。此次扩大暂免相关债券发行人服务费范围,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债券发行人融资成本,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继续暂免债券结算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更好发挥交易所债券市场功能。
中国结算针对此前市场热议的试点开展信用债ETF回购、进一步拓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范围、暂免部分债券登记结算费用等,推出具体支持举措,进一步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有助于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市场整体信心。
1.3.保险:险资举牌持续升温
根据中国保险协会披露,3月19日,平安人寿公告宣布举牌招商银行H股,此系平安人寿年内第二次举牌招商银行。截至3月19日,已有6家险资举牌A股及H股上市公司合计10次(远超去年同期的2次),其中银行板块标的占比超半数。我们认为,今年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主要系1)在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潜在“利差损”压力增大,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较大的现实需求。2)出于优化财务报表考虑,在新会计准则下,举牌上市公司之后的会计计量方式变更,可以提升险企利润表稳定性。3)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推出,也让险资举牌动力增强。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提升保险资金投资A股的比例。与此同时,险资增持银行股,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银行股所展现出的低估值与高分红率特性。此外,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的经营状况相对稳定,这与险资的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2.市场指标
A股成交:本周A股日均交易额15,497亿元,环比减少6.4%,同比增加48.0%。2025年一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15,557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74.6%。
投行:本周发行新股2家,募集资金16亿元。本周上市新股4家,募集资金25亿元。2025年至今,A股IPO上市22家,募集金额137亿元。2024年,A股IPO上市100家,募集金额674亿元。
两融:截至2025年3月20日,两市两融余额19,518.54亿元,环比增加1.23%,较2024年日均水平增加24.55%。两市融券余额116.20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60%。
自营业务: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2.29%,中证全债(净价)指数下跌0.04%。上证指数下跌1.60%、创业板指下跌3.34%、科创50下跌4.16%、万得全A下跌2.10%。
股票质押:截至2025年3月21日,市场质押股数3,179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3.93%,市场质押市值为28,7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