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成噱头?拼多多假货泛滥,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迪丽瓦拉
2025-03-15 18:48:57
0

近日,江苏刘先生向《中国报道》反映称,去年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通过百亿补贴购买了一个不锈钢锅,该产品标注304、316等不锈钢。收到货后,刘先生发现产品和店家描述的不符,严重怀疑产品质量有问题,于是就按照店家推荐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

“检测完,我自己确定材质不是304、316等不锈钢后,就将商品邮寄到了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最终结果显示,材质均为201不锈钢,而并非商家声称的304、316等不锈钢。”刘先生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但查看商家信息显示,该商品已经售卖出65万次。

无独有偶。李先生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个标注2500瓦至3500瓦、卖五六百元的抽水泵,商家宣传是铜芯,但等拆开刮掉铜漆,发现里面却是铝芯,且实际功率只有四五百瓦,远低于标注的3000多瓦。

“我向商家说明情况后,商家完全不予理会。之后,我向拼多多官方申请介入售后,申请退款,结果被无情地驳回。我要求披露该商家的工商信息、注册信息,也都被拼多多驳回。最终拼多多平台表示,赔偿我100元……”李先生生气地说。

“尽管拼多多平台声称百亿补贴活动里的商品都为品牌正品,但实际购买后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很多。”不少消费者反馈道。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关键词“拼多多百亿补贴”输入,出现相关投诉高达30000多条。有消费者反馈在百亿补贴中购买到与专柜包装、气味等不同的娇兰复原蜜,商家却坚称是正品;在拼多多百亿补贴平台购买了五粮液,收货以后经过各种细节判断为假货……

“这一现象表明平台未能履行其作为交易平台应有的监管责任。”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认为,根据《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电商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及商品质量负有法定的审核义务。若平台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应承担连带责任。“百亿补贴”以保真作为宣传点,却出现假货,也同时涉嫌构成了虚假宣传。

王维维同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实际上侵犯了他们的相关权利。其次,假货的流通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财产利益,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或人身安全,特别是在购买保健品、食品或其他有安全风险的商品时,所以也涉嫌侵害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

王维维表示,拼多多作为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应当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切实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平台管理疏漏而导致的信任危机。

真假掺着卖?

电商自媒体人鲁振旺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一般而言,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平台会跟供应商去核实,比如要查看进货单、进货凭证等来确保这批货是正品。但现在价格卷得厉害,有一些百亿补贴的商家,可能会掺着卖,比如进了10000件的正品货,他确实有进货凭证,但他还会掺进去5000件假货,这样售卖的就是正品掺假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商家为追求利润。”鲁振旺说,这需要平台来进行监管,平台应该对百亿补贴产品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去审核,另一方面还要去盲测。抽样或盲测发现有假货的话,建议对百亿补贴的商家进行更严厉的打击,比如清退商家或者进行现金赔偿。

鲁振旺表示,百亿补贴不仅仅是平台补贴的问题,他本身就是商家的一个标签,用户会信任,它就相当于平台的一个背书。平台既然背书,那平台对正品保障是具有责任的。

王维维建议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保存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方式,向平台提出正式投诉,必要时可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如果平台未能解决争议,消费者可以通过12315热线进行投诉、通过消费者协会或法律诉讼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平台应该协助甄别真假,遇到假货,需要假一赔三,督促商家赔偿用户。”鲁振旺说。

商家借“百亿补贴”牟取暴利?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很多用户在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活动中买到翻新机,涉及苹果、小米、华为等各个品牌。

以 iPhone 为例,有用户买到翻新机、后封机,甚至还包括部分展示机。

在各大投诉平台上,瑕疵机冒充正品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信号差、耗电快、卡顿等。

根据部分消费者提供的快递清单显示,这些有问题的手机发货地和收货地集中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也有部分发自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等地。

有记者走访调查了华强北远望数码商城、赛格通信市场、华强电子世界和飞扬时代大厦,发现有不少翻新商家。

3月14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强北市场有翻新手机流入某电商平台“百亿补贴”活动。此前,我局已联合辖区公安局、属地街道办等单位对后封机、翻新机的生产、销售链条开展了多轮专项治理。针对报道中提及的线索,我局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到华强北及周边手机销售市场进行核查。

“这是百亿补贴商家面对翻新机巨额暴利的行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点在于平台监管不严。”鲁振旺分析道,平台应该配合市监进行查处。

强制低价倒逼“劣币驱逐良币”?

冯真源是一位来自广东阳江刀剪产业带的商家,他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同时也在多家电商平台经营。

“近几年,拼多多平台一味地强制低价,导致很多成本和售价比正品低20%—30%的产品也宣称自己是阳江刀具,阳江商家遭遇了‘劣币驱逐良币’‘正品干不过假货’的困境。”冯真源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阳江刀剪产业带工厂已经有三成倒闭退出,对阳江刀剪这项当地支柱性传统优势产业的伤害很深。

江苏睢宁原政协主席陈良也颇有感慨。他参与建设的睢宁沙集家具电商产业带,是中国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农村电商集群,打造了“沙集模式”。陈良以拼多多平台起势之年—2018年为分水岭进行观察发现,这之后睢宁当地的电商企业注册数量快速增加,但知名品牌企业、专利发明数量、企业规模、企业利润都有明显下降,特别是在拼多多平台上,企业平均利润低于其他平台3—7个点。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睢宁老牌支柱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隐忧。”陈良说。

《中国报道》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线从业者冯真源及陈良所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少商家的心声。

“主打‘唯低价’策略的拼多多,其通过操纵流量、强制商家降价等做法,刻意引导和放大低价需求,锁定和绑架了制造业生产者,致使大量产业带被迫陷入了产品质量下降、知识产权违规、技术创新乏力的境地,破坏了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阻碍了品牌的创新发展。”在“构建良好电商生态 推动电商高质量发展”学术座谈会上,业内专家学者分析指出。

中国市场学会会长夏杰长曾指出,在低价、流量和销量组成的复杂系统里,偏离本质目标的“唯低价”“竞底”行为会对电商平台生态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比如,在持续的“价格战”中,平台可能不得不牺牲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研发投入,以维持低价,导致电商平台影响和生态受损,在持续内卷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味追求低价的目标下,平台可能放松对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规范和处罚;消费者过度依赖低价商品而放弃对品质的要求,抑制高端优质消费;某些平台用流量等隐秘手段进行操控,优质商家无法获得应有的流量支持,形成了恶性竞争中的‘囚徒困境’;商家之间的‘恶性博弈’使得市场秩序进一步混乱,治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说。

撰文:《中国报道》财经组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张利娟

编审:赵珺

相关内容

ETH成交易热点区链交易平...
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广袤版图中,每日都上演着价格的跌宕起伏与市场格局的...
2025-04-17 00:40:46
上交所:将研究推进科创板E...
在今日(4月16日)举办的国泰海通“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高质量发展研...
2025-04-17 00:10:52
虚拟币犯罪(三)发行虚拟币...
虚拟币犯罪(三)发行虚拟币要从运作模式、交易规则上化解诈骗、传销、...
2025-04-17 00:00:43
数字化运营平台赋能企业智能...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和发展机...
2025-03-26 22:33:31
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
日前,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513820)发布分红公告...
2025-03-26 22:03:20
校服爆改辣妹装、代跳舞蹈也...
“被催熟”的孩子:流量经济下的未成年网红乱象调查 近日,4岁网红“...
2025-03-26 2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