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港股市场迎来科技股强势反弹。截至收盘,恒生互联网ETF(159688)大涨近3%,成交额达2.32亿元,换手率超32%;另一只恒生互联网ETF(513330.SH )更收涨4%,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87亿元,成为当日资金流入最活跃的基金之一。市场分析认为,政策利好、人工智能(AI)技术突破及南向资金持续加码,共同推动了本轮科技板块行情。
政策与资金双驱动,科技ETF成资金“避风港”
3月14日早盘,港股集体高开,恒生指数涨幅一度扩大至2.55%,恒生科技指数同步上涨2.75%。其中,互联网消费龙头表现尤为突出。港股消费ETF(513230)盘中涨幅扩大至3%,跟踪的港股通科技ETF(513860)午盘涨2.85%。资金流向显示,南向资金连续多日加仓港股科技股,单日净流入超200亿元,重点布局AI、半导体及互联网领域。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两新”政策(新消费、新基建)对消费电子、云计算等细分领域的提振作用显著,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缓和,资金加速流向估值较低的港股科技板块。
成分股集体爆发,AI应用落地成催化剂
从ETF成分股表现看,美图公司、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领涨。美图公司因旗下AI图像工具用户量突破1亿,股价单日飙升超8%;百度则受益于“文心一言”大模型在医疗、教育等场景的商用化提速。阿里巴巴同日宣布推出AI应用“新夸克”,整合搜索、内容推荐与智能助理功能,进一步点燃市场对AI商业化前景的期待。此外,腾讯股价连续三日上涨,突破500港元关口,创三年新高;小米亦因智能家居与汽车业务协同效应显现,股价突破48港元。分析认为,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
指数波动性凸显,长期配置价值受关注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HSIII)作为相关ETF的跟踪标的,当日涨幅达5.12%,显著跑赢恒生综合指数。该指数涵盖30只港股互联网及科技龙头,历史波动率高达36.88%,2024年以来因AI浪潮推动,累计涨幅已超38%。国信证券最新报告指出,尽管短期市场受资金情绪影响较大,但恒生科技板块市盈率仍处于历史低位(21.16倍,分位点9.95%),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此外,跨境ETF的高流动性(如恒生互联网ETF单日换手率超32%)也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
风险提示:高溢价与政策不确定性并存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跨境ETF因短期资金涌入出现溢价。数据显示,3月14日某港股科技ETF溢价率接近35%,公募机构紧急提示“追高需谨慎”。此外,行业政策变动及海外市场波动仍是潜在风险。例如,百度2024年四季度营收下滑暴露出AI赛道竞争加剧的压力;美国对华科技限制亦可能影响产业链情绪。
结语
综合来看,3月14日的恒生互联网ETF大涨,既是政策与资金共振的结果,也折射出市场对AI技术变革的乐观预期。短期看,科技板块或延续震荡上行趋势;中长期则需关注企业盈利能否兑现技术红利。对于普通投资者,通过ETF分散配置龙头股,或为参与港股科技行情的较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