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铝,这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金属,竟然有可能会影响全球供应格局!从手机、汽车到建筑材料,它的需求量一直在增长。
而铝的主要来源——铝土矿,全球分布极不均衡。越南拥有高达58亿吨的铝土矿储量,而中国广西仅有15亿吨,这个对比让人不禁思考:面对巨大的产业需求,广西该如何突破资源限制?
说到铝土矿,越南的资源储量绝对是亚洲的“佼佼者”。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越南的铝土矿已探明储量为58亿吨,甚至有预测称,潜在储量可能达到80亿吨,足以稳居全球前五。
主要矿区分布在多农省、林同省、嘉莱省等地,其中多农省的铝土矿储量最大,占全国的60%以上。
但问题也不少。有矿未必能赚大钱,资源只是起点,如何高效利用才是关键!
目前,越南的铝土矿主要以红土型矿床为主,这种矿石含有较高的三氧化二铝,适合低成本露天开采。
但即便如此,越南的铝产业仍面临交通不便、技术不足、产业链短板等多重难题。
很多矿区地处山区,运输成本高得吓人,物流成本占出口价格的15%-20%,这直接削弱了越南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越南自身缺乏深加工能力,对铝土矿的开发严重依赖外国技术,因此,尽管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铝产业链却并不完善。
为了填补这一缺陷,越南大量进口铝制品,其中中国是最大供应国之一。
如果说越南是“矿多但不会玩”,那广西就是“矿少但擅长深加工”。
广西的铝土矿总储量约15亿吨,主要分布在平果、田东、靖西等地,其中百色市的储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广西的铝土矿虽然不算多,但它的优势在于矿石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每吨开采成本大约100元左右,在国内属于较有竞争力的矿区。
得益于这一优势,广西的铝产业发展速度惊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西就已经开始铝工业现代化进程,并逐步成为全国铝产业的重镇。
2024年,广西的铝材产量预计将达到430万吨,全国排名第四,尤其是百色市,早已是“南国铝都”,铝产业的产值占到广西全区的75%以上。
但问题也摆在眼前。广西的铝土矿虽然储量可观,可消耗速度也快得惊人。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4年,广西的铝土矿开采量已达到2.7亿吨。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未来20年内,广西的铝土矿就可能被开采殆尽。这意味着,广西必须“走出去”,寻找海外资源!
说到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消费国,但国内资源有限,因此寻找海外资源已成必然趋势。
2022年,中国铝土矿进口量高达1.26亿吨,其中越南的供应占比持续上升。而在印尼宣布禁止铝土矿出口之后,越南更是成了中国铝产业的重要替代供应国。
2025年2月,中国中色股份与越南企业签署了一项价值5.72亿美元的电解铝合作协议,涉及矿区开发、建设及供应链优化。
这不仅帮助越南提高铝矿加工能力,也让中国获得更加稳定的铝土矿供应,减少对其他国家资源的依赖。
未来,越南的铝土矿很可能成为中国电解铝产业的重要支撑。从目前的市场趋势来看,中国对越南铝土矿的投资和合作还将继续深化。
世界上的铝土矿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几内亚和越南,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供应链格局也在悄然调整。
对于广西来说,虽然国内铝土矿资源有限,但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先进的加工技术、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广西依然可以在全球铝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广西除了要继续深耕国内市场,还需要拓展国际合作,利用越南等国的铝资源,实现互补共赢。
铝产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谁的矿多”这么简单,而是拼供应链布局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广西该如何抓住这个机会,摆脱资源瓶颈?或许,中越合作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