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祭出“终极大招”,美财长夜访北京,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迪丽瓦拉
2025-03-03 18:04:51
0

据金融界报道,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14家海外投资者减持美债1685亿美元。其中,日本、中国和英国这前三大海外债主共减持美债810亿美元,6家海外投资者增持美债485亿美元。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海外第二大持有者,自2022年4月起,其美债持仓规模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并且总体呈现减持趋势。2024年全年,中国在12个月中有9个月减持美债,全年合计减持规模达到573亿美元,目前持仓规模降至7590亿美元。

美元(资料图)

从最新的数据上来看,中国这两个月在美债价格下跌的过程中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12月份中国当月减持了96亿美元美债,全年合计减持573亿美元美债,现在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仅仅只有7590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毫无疑问,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依旧是大趋势,2025年减持美债的动作肯定也少不了,这绝对刺到了特朗普团队的痛点。对于缺钱的特朗普政府来说,中国继续减持美债的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

俄乌冲突的尾声让美国急于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然而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却在过去几年中愈演愈烈。尽管金砖国家新支付系统的呼声曾高涨,但如今似乎已无声无息。Swift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创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本币互换模式,许多交易不再依赖Swift系统。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能够从中获益。

特朗普(资料图)

随着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滑,已跌至57.4%,创下1995年以来的新低 。在美元影响力逐渐减弱的同时,人民币和欧元强势崛起。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沙特选择用人民币发债,东南亚的榴莲贸易也全面采用人民币结算 。欧元区则另辟蹊径,通过与伊朗的合作绕开美元交易,形成去美元化的第二梯队。

据央视新闻消息,2月2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济领域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均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中方就近期美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表达严正关切。

也就是说,从媒体的报道不难发现,对于中方的反制措施,美国是非常重视的。不过,想要让美国改变对华的贸易政策,目前来看可能性微乎其微。最终,美国想要达到的,是既要对华加征关税,打压中国,又要中国妥协的目的。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政策,已经无法起到遏华作用了。从中方的行动以及中美通话的内容来看,中国的立场是非常坚定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资料图)

美国新政府上台已有月余,国际舆论总体认为中美关系度过了一个相对温和与谨慎的开局,但近日美国国务院接连修改其网站涉华内容,强调美中贸易逆差和美国企业对华的所谓“担忧”,种种复杂信号中,不难看出华盛顿对中国以及中美关系的矛盾心态。因此,他试图通过强化关税等手段来转移矛盾,尤其是在那些经济受到全球化冲击的州。这些措施不仅是为了表明他在“美国优先”的立场上毫不妥协,也是在回应共和党内部对其政策的质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