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文
今天上午,全球投资者和蜜粉都在等待这一刻: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此次IPO,蜜雪冰城以1705.99万股的全球发售量,计划每股发售202.50港元,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令人瞩目的是,蜜雪冰城在此次IPO中引入了5名基石投资者,包括M&G英卓投资管理、红杉中国、博裕资本、高瓴、美团龙珠等,共认购2亿美元(约15.58亿港元),显示出市场对蜜雪冰城的高度认可。
在公开发售环节,蜜雪冰城的表现更是惊艳。截至2月26日认购最后期限,其认购金额高达1.77万亿港元,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5125倍,一举刷新了港股融资认购纪录。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蜜雪冰城的品牌魅力和市场潜力,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到了今天(3月3日)上市敲钟环节,蜜雪冰城更是不负众望,以每股260港元开盘,比原202.50港元涨了28.4%,总市值为980.4亿港元,开盘成交金额达14.38亿港元。交易活跃度比此前上市的古茗、茶百道等高很多。截至午间收盘,蜜雪冰城上涨40.05%,报价283.600港元/股,总市值1069.34亿港元。
从河南郑州的一家小店起步,到如今全球拥有超过4.6万家门店的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用近30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产业价值和资本神话。这一事件,作为其自身发展的里程碑,毫无疑问会立刻写在蜜雪冰城新办公楼的文化长廊的墙体上。
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地方产业发展与企业成长的重要样本,蜜雪冰城的经营探索和成功经验,对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如何转型升级,提供了产业价值观的可贵启示,同时又对更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经营方法论的有效借鉴。
可以说,蜜雪冰城以及近年来在河南涌现的那些新型市场主体,代表着河南农业和食品产业领域某种脱胎换骨的商业变革。
1、小产品大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化运营”是关键
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现制奶茶企业打爆了奶茶这一行业,带动了水果、茶叶等产品的生产输出。所以,它留给我们的一个原点性思考是,小产品怎么做才能做成大产业?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从信阳商城县的丝瓜络到通许县的红薯,从西华县的胡辣汤到柘城的辣椒,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产品”正通过产业链整合迸发巨大能量。
例如,通许县依托红薯种植打造酸辣粉全产业链,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6.1万人就业;商城县通过“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丝瓜络加工成60多种产品,远销50余国,年销售额达3700万元。然而,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龙头企业不够大,产业链的构建不够强。
河南仍有大量特色农产品尚未充分开发,如信阳的茶叶、南阳的月季、郏县的红牛、伊川的小米,等等,都需要通过产品应用场景和渠道的精心打造、品牌形象的长期塑造、市场主体的有效经营来实现市场价值发现。借此,河南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农业与食品产业新引擎,通过“科技+产业+资本”三轮驱动,将“中国粮仓”升级为“世界厨房”。
蜜雪、锅圈、卫龙、米奇等龙头企业所做的大单品创新和各自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延伸,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中,长期对细分赛道的创新和坚守,是它们获得丰厚商业回报的价值逻辑。
蜜雪冰城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做现制饮品,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和独特的商业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种专注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功经验表明,河南的企业应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产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三十年磨一剑,剑剑可穿心。
2、产业链整合:从田间到餐桌的贯通
具体说说产业链如何整合。
产业链整合,是蜜雪冰城这种超级个体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蜜雪冰城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通过整合种植、农产品加工和餐饮服务,蜜雪冰城以“订单农业+中央工厂+冷链物流”模式,构建了一条完整的覆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终端销售的产业链。其原料供应链覆盖全国,带动了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为地方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以柠檬为例,2023年蜜雪冰城采购了约11.5万吨柠檬,涉及190余个优质种植果园,总采收面积达7万余亩。这种“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式种植模式,不仅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也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全国超100万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河南的温县基地年产能达到165万吨,年销已达100多亿元。通过这种方式,蜜雪冰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蜜雪冰城的成功还带动了河南餐饮产业的整体升级。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河南餐饮新势力,如锅圈食汇、千味央厨、莲菜网、巴奴等,正在成为河南对外形象的新标签。这些企业的崛起,不仅提升了河南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启示河南企业:需要以全产业链穿透能力打通“田间到餐桌”壁垒,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成本控制(如蜜雪冰城将柠檬采购成本压低至行业60%,第四部分展开)。
3、三二一产反向穿透: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
但如何实现对“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穿透?答案,一是变传统的“产供销服一体化”“一二三产联动”为“销供产服一体化”“三二一产深融合”,二是实现产业运营和企业供应链建设的数字化、平台化。
蜜雪冰城的成功,得益于其“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将农业种植、工业加工和品牌零售有机结合,蜜雪冰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农业种植方面,蜜雪冰城通过与农户合作,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通过订单农业模式,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在工业加工方面,蜜雪冰城在中国建立了5个生产基地,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在品牌零售方面,蜜雪冰城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在海内外发展了4.6万家连锁加盟店,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这种由市场端的消费需求带动田间地头生产和农产品基地加工的传导机制,即为“销供产服一体化”或“三二一产深融合”模式。这种模式以市场需求反向驱动生产,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匹配:销售端实时反馈消费趋势,供应链快速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端柔性化定制。例如,蜜雪冰城依托数字化中台,将原料采购成本降低15%,同时支撑全球3万家门店的运营。正是通过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协同发展,蜜雪冰城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南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正从传统生产向“三二一产融合”模式转型。我们身边,除了蜜雪冰城,目前锅圈食汇、仲景宛西集团、胖东来、巴奴等众多新市场主体,自觉不自觉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以鹿邑县为例,锅圈食汇通过“销供产一体化”模式,整合600余家上游工厂,其中自建大单品工厂近20家,构建了覆盖全国市场的华鼎冷链物流网络,带动当地建设澄明食品工业园,形成火锅食材、预制菜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值此两个市场大统一、消费产业崛起的大好时机,河南需进一步推广“三二一产融合”经验,利用郑州的物流枢纽优势,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数字化生态,以消费端需求反向驱动生产端升级,让田间地头的“原字号”转化为餐桌上的“金元宝”,让更多“土特产”蜕变为“金名片”。
当然,这种模式并不仅仅适用于农业和食品产业领域,其他众多大消费品,皆概莫能外(家居行业的致欧和大信,印刷行业的盛大,皮草行业的隆丰,等等,这类平台型企业越来越多)。
4、供应链数字化:效率与成本的平衡
强大的供应链,成为蜜雪、锅圈、胖东来这类企业纵横市场的一大利器。
蜜雪冰城市场渠道包括海外市场渠道的爆发式扩张,离不开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物流配送,蜜雪冰城通过数字化管理和标准化流程,确保了产品的高效供应和品质稳定。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中国及东南亚拥有27个仓库,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冷链物流服务覆盖97%的门店。
蜜雪冰城依托自建五大生产基地和智能仓储体系,实现95%原料72小时直达门店。这种供应链能力不仅支撑了其国内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为国际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数字化管理,蜜雪冰城能够实时监控库存情况,优化物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高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此外,蜜雪冰城还通过AI动态定价系统控制大宗商品波动率,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也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供应链数字化,也是蜜雪冰城资本化的关键。此次,其港股募资的66%就用于供应链升级,进一步强化规模效应。
就此而言,河南农业和食品企业应借鉴其经验,通过数字化工具(如ERP系统、物联网监控)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河南农业和食品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大有文章可做。蜜雪冰城的成功经验表明,优化和创新农业供应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未来,无论企业还是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智慧农业等方式,提升农业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管理和控制。
5、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只有IP化才有长久生命力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一首简单易记的歌曲,让蜜雪冰城强化了自身的品牌塑造,并使得“雪王”形象广为流传。
但这远不是蜜雪冰城塑造自身IP的全部。
消费品市场,争夺和塑造消费者的心智特别重要。蜜雪冰城的成功,离不开其成功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通过打造“雪王”IP和ESG实践(如减塑34亿个),他们通过“雪王”IP成功塑造了“高性价比+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并通过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成为现象级案例。
在品牌建设方面,蜜雪冰城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通过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如冰鲜柠檬水、冰淇淋和珍珠奶茶等,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同时,蜜雪冰城还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通过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提升了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品牌溢价。
在营销策略方面,蜜雪冰城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在线上,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此外,蜜雪冰城还通过与明星合作、举办线下活动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种成功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河南作为农业与食品产业大省,仍有诸多企业具备打造IP的潜力,关键在于挖掘品牌独特性,并将IP融入产业链各环节。通过IP赋能,河南产业可以实现价值外溢,变“中原粮仓”为“文化粮仓”,企业则可以将产品从“功能消费”升级为“情感消费”,进而带动农业、文旅、文创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6、市场下沉、国际化和资本化:拓展增长空间
蜜雪冰城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在下沉市场和国际化、资本化布局方面的战略眼光。
在中国市场,蜜雪冰城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最高,这些城市虽然消费能力相对较低,但人口基数庞大,市场潜力巨大。通过深耕下沉市场,蜜雪冰城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也提升了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
在国际市场方面,蜜雪冰城积极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通过本地化仓储体系和供应链建设,蜜雪冰城迅速打开了东南亚市场,海外门店单店日销达3000杯。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东南亚的4个国家建立了本地化仓储体系,包括7个合计面积约6.9万平方米的自主运营仓库。这种本地化的布局方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此外,蜜雪冰城还计划通过上市募资加速全球化进程。通过引入国际资本和管理经验,蜜雪冰城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河南食品企业可借鉴其“本土化+标准化”策略,依托“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同时通过海外供应链布局分散风险。
资本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这方面,河南的基础相对薄弱,农业类和食品类上市公司的规模、龙头企业的规模,尚不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但近些年进步很大。锅圈于2023年底上市,融资20亿元;2024年,河南农投集团实现进出口贸易额6.72亿元,同比增长136%;双汇、牧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数百亿元,推动了河南食品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当然,就企业经营和产业运营来看,当务之急还是要推进河南农产品和食品的出海。目前,卫龙通过标准化生产和网红营销,将辣条卖向全球,年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河南米面速冻食品正通过思念、河南农投国贸等平台加速销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河南需加快建立国际认证体系,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RCEP成员国布局海外仓,推动“豫农优品”出海。
蜜雪此番出海,实现了从区域龙头到全球玩家的跃迁,其实为河南企业打开了一扇门。推开来,我们发现外面的市场广阔无限。
7、标准化与创新:中国餐饮的未来方向
郑州被称为“连锁之都”。原因在于这里是现代连锁企业的起源地,也在于这里出现了蜜雪冰城、锅圈食汇这样的万家连锁巨头。
蜜雪冰城的标准化运营模式,为中国餐饮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从产品制作到门店管理,蜜雪冰城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了品牌的一致性和可复制性。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为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保障。
同时,蜜雪冰城注重创新研发,拥有七大品类整体性研发能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例如,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在中国售出约11亿杯冰鲜柠檬水、14亿支冰淇淋产品及3.85亿杯珍珠奶茶。
这在传统的销售渠道里是不可想象的。它输出了中国现制奶茶的规模力、标准力和创新力。
8、政策支持与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历史上,我们曾经以《别让蜜雪冰城跑了》等为题,关注过河南大消费轻骑兵的生存困境和发展状况,几年过去,相关情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河南已涌现出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卫龙等一批全国性品牌,但如何避免“候鸟效应”是关键。蜜雪冰城凭借自建供应链体系,将成本控制在行业均价的60%,支撑其低价策略和快速扩张;锅圈食汇通过“分布式工厂+冷链仓储”模式,构建起覆盖县乡的食材供应网络。
实践证明,蜜雪冰城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大消费产业的大力支持。2024年,河南省政府将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企业列为“三二一产融合”试点企业,在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强化区域品牌建设的工作力度。如河南农投集团通过“豫农优品”品牌赋能,助力377家企业拓展市场;原阳县对预制菜企业给予设备补贴和税收优惠,吸引九豫全、雨轩股份等头部企业落地。
此外,政府还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比如郑州高新区就以引进华鼎供应链为契机,以各种激励政策帮助企业孵化并打造“锅圈系”产业集群。这些政策不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河南省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研发,建设共性技术平台降低创新成本,同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避免人才流失导致产业空心化。
正如杭州所提的那样,打进职业技能比赛的快递行小哥,也是“高层次人才”。
9、结语:“小米加步枪”可以将“小产品”塞进“大仓廪”
从蜜雪冰城的糖浆到锅圈食汇的火锅食材,从巴奴的产品主义到胖东来的直采体系,河南正以“小米加步枪”的草根变革精神,在农业与食品产业赛道上突围。
但要将“小产品”塞进“大仓廪”、端上“大餐桌”,需以数字化重构供应链,以资本化撬动全球资源,以集群化放大比较优势。唯有如此,河南才能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续写新的传奇。
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的上市,将是这一进程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