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港股IPO背后:新消费企业的“出海”新征途~
迪丽瓦拉
2025-03-02 10:20:45
0

2025年2月26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的公开发售认购环节落下帷幕,最终认购资金高达1.77万亿港元,融资认购倍数达到惊人的5125倍,创下港股IPO的新纪录。这一事件不仅成为财经领域的热点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趋势的深入思考。本文将从蜜雪冰城的上市背景、港股市场的吸引力与痛点、以及新消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展开探讨。

一、蜜雪冰城的“港股梦”:为何选择赴港上市?

(一)A股市场的困境

蜜雪冰城作为国内知名的消费品牌,其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企业,尤其是从事快消餐饮连锁业务的企业,被划入“限制类”上市企业。2024年,A股IPO审核趋严,全年仅有100家企业实现IPO,较2023年下降68.05%,而IPO终止数量高达437家,超过前年上市家数的总和。2025年开年以来,情况也未有好转,已有40家企业终止审核,在审企业数量降至210家,同比下降60%。在这种背景下,蜜雪冰城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变得“难如登天”。

(二)港股市场的吸引力

与股A市场的严格审核相比,港股市场为新消费企业提供了更为宽松的上市环境。港股没有对公司行业的限制,为新消费公司赴港上市打开了绿灯。2024年,总计有10家新消费品牌在香港上市,7家公司申请上市,而2024年的前五大IPO中,卡罗特和毛戈平占据两大席位。此外,港交所的上市流程相对高效,从首次“递表”到公司上市,平均花费时间为393天,速度最快的公司仅用时103天。

(三)政策支持与地方政府的推动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得到了高层的扶持与鼓励。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采取5项措施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地方政府也对企业的赴港上市表达了积极态度。例如,蜜雪冰城所在的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充分发挥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利用省、市、区三级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制度,协调各级部门,为蜜雪冰城扫清各类障碍,打通上市之路。

二、港股市场的优势与痛点

(一)优势:国际化与融资便利

港股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为新消费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同时,港股的估值体系相对更为灵活,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例如,蜜雪冰城此次上市估值高达763.55亿港元,这一估值水平在港股市场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此外,港股市场的交易制度较为灵活,如T+0交易制度,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

(二)痛点:流动性不足与市场波动

尽管港股市场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流动性不足一直是困扰投资者和企业的重要问题。从数据来看,港股的成交额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低迷时期的港股日均成交额为1000—1500亿港元,即使在2024年流动性有所改善的情况下,日均成交金额也仅为1318亿港元。相比之下,内地A股市场流动性要好得多,2025年2月24日,A股成交额突破2万亿,大约是港股的8倍。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很多企业甚至宣布在港股进行私有化,如2024年法国美妆护肤品牌欧舒丹就因港股的股份长期缺乏交易流动性而考虑私有化退市。

三、新消费企业的“港股潮”:背后的原因与趋势

(一)资本退出需求

私募股权基金的“募投管退”四大周期通常持续5至8年时间。蜜雪冰城等头部品牌盈利模式已经成熟,但未来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尽管当前估值水平较高,但高估值背后是对高增长的预期,一旦增速放缓,股价则将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趁着财务数据和估值不错,去港股上市卖个“好价钱”,或许是最佳选择。

(二)行业竞争与市场变化

新消费行业在过去十余年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复苏的过程。2012—2018年是资本追逐“GMV神话”的阶段,2019—2022年则是泡沫出清的阶段,投资人更关注单店盈利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2023年至今,行业进入理性复苏阶段,部分细分市场显冰冷。未来,新消费企业将更多地利用技术赋能消费,例如AI驱动动态定价、AR试妆等“感知型消费”的普及,同时也会加速出海本地化2.0的进程,从“复制中国模式”升级为“本土供应链+文化融合”。

(三)港股市场的适配性

港股市场的特性与新消费阶段的需求深度匹配。相对A股市场强调持续盈利和硬科技属性,港股更加折中,国际化程度高,为美元基金提供了较好的退出通道。同时,港股市场更尊重消费与科技的双重叙事,能够更好地支持新消费企业的未来发展。

四、专家观点:新消费企业的未来与港股市场的机遇

(一)秦朝:餐饮行业的资本化之路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朝认为,本次IPO或冲刺IPO的许多企业集中在餐饮行业,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政策的变化使得港股对相关企业更加友好,地方政府也鼓励本地高质量的餐饮品牌上市;另一方面,资本端的驱动也不容忽视。许多企业在2016—2018年期间获得融资,投资机构需要在周期内完成退出,这也是加速IPO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葛贤通:港股市场的独特价值

菁财资本创始人葛贤通指出,港股市场的特性与新消费阶段的需求深度匹配。相对A股和美股,港股更加折中,国际化程度高,为美元基金提供了较好的退出通道。同时,港股市场更尊重消费与科技的双重叙事,能够更好地支持新消费企业的未来发展。对于新消费企业而言,IPO不仅是融资,更是综合地位的提升,无论是供应链议价能力,还是人才招募过程中的品牌背书,都具有重要意义。

蜜雪冰城在港股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里程碑,也反映了新消费企业赴港上市的趋势。港股市场以其国际化程度高、融资便利等优势,吸引了众多新消费企业,但也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等痛点。

未来,新消费企业将继续利用技术赋能消费,加速出海本地化进程,而港股市场也将继续为这些企业提供重要的支持。对于投资者而言,新消费企业的港股上市潮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但也需要关注市场的流动性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