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搜狐财经
作者丨 柴鑫洋 饶婷
编辑丨李文贤
放弃珠宝主业,中国环保能源转战白酒赛道。
2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同杜甫酒业订立销售代理协议成为其销售代理,并将于特定市场推广及销售白酒产品。
与此同时,董事会还提出拟将公司名称由“China Environmental Energy Investment Limited”变更为“Dufu Liquor Group Limited”,并采纳“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其第二中文名称。
此后,中国环保能源拟将业务重心由珠宝转向白酒业务,原因是与珠宝行业相比,白酒消费频次往往更高。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珠宝业务不赚钱了。公告显示,中国环保能源的珠宝业务未能实现反弹,过去四年业绩表现不断下滑。
消息一出,中国环保能源股价应声上涨。截至发稿,中国环保能源报0.074港元/股,涨幅2.78%。相较于24日收盘价0.059港元/股,涨幅超过25%。
“杜甫酒业牵手中国环保能源是“各取所需”。”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欧阳千里分析称,中国环保能源的主业是珠宝、放贷,为了寻求增长点选择白酒,不排除有提振股价的需求,而杜甫酒业也想通过成为上市公司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中国环保能源跨界卖白酒,预计三年内完成1.5亿元销售额
根据Wind数据,中国环保能源的年收入长期处于1亿港元上下,而在过去的10个财年中,有7个财年出现了亏损。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6个月,中国环保能源总收入同比下降15.37%至0.27亿港元,主要是由于珠宝设计与市场营销业务收入下滑。
同期,公司税前利润约为0.11亿港元,同比增加了约0.10亿港元,主要系“预期信贷损失”拨回了约367万港元,以及由于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的销售额减少,销售及分销开支中的员工成本减少所抵消。
中国环保能源在公告中提到,珠宝通常属奢侈品购买,购买周期长,最近的经济不确定性一直影响消费者支出。鉴于集团于消费品方面的专长,拟利用其经验,开拓更有韧性的市场分部,以改善其收益来源。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环保能源是一家主要从事珠宝设计及制作业务的公司。该公司运营两分部:珠宝设计与制造销售、市场营销分部;及香港放贷分部。
值得注意的是,杜甫酒业已与中国环保能源达成协议,后者将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亚洲共计14个市场,作为其白酒产品的独家代理商。在中国大陆市场,中国环保能源并不享有独家销售权,但仍可开展销售业务。
同时,双方还制定了销售目标。预计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销售额将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若超额完成该目标,中国环保能源还将额外获得1%的分红收益。
针对本次合作,杜甫酒业董事长彭作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中国环保能源的合作主要是业务的协同和资源整合,未来杜甫酒业将采用自有渠道以及中国环保能源的销售渠道,共同打通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市场,以便实现海外业务拓展。
杜甫酒业前身系1983年成立的绵竹县曲酒二厂,1994年更名为四川杜甫酒厂。
官网资料显示,杜甫酒业是一家集白酒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酒类企业,坐落于四川绵竹市。
杜甫酒业集团下属13家控股子公司,拥有两大生产基地,有浓香和清香两大香型酒。
杜甫酒业现拥有杜甫、李白、商隐醉、苏子瞻、欧阳醉翁、陆放翁、杨慎等各类诗词文化系列商标,以及蜀汉刘备、武侯、蜀将张飞等三国历史名人商标上千件。
白酒产业被限制上市A股,杜甫酒业欲“借壳上市”?
中国环保能源将作为杜甫酒业在特定市场的独家销售代理,并计划更名一事,引发市场对于杜甫酒业赴港上市的猜想。
自2023年初,白酒产业被限制上市A股,港股上市或借壳上市成为了白酒上市的新出路。
杜甫酒业一直致力于谋求资本化,早在2021年便启动香港上市计划,力争“诗酒第一股”。
2021年6月30日,杜甫酒业知识产权在香港上市,成为川酒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酒业。当日,彭作权在致辞中表示,借助“杜甫酒业”商标上市所带来的资本红利,杜甫酒业的资本化路径更加完备。
当年9月1日,杜甫酒业召开发布会,与上海伴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签订了上市战略合作协议。
同年5月底,杜甫酒业集团旗下子公司杜甫酿酒登陆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
据公开资料,杜甫酒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产值超过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
2021年9月份时,杜甫酒业提出“百年杜甫、百亿产值”的目标。目前来看,当前的业绩距离其“百亿产值目标”差距不小。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认为,杜甫酒业一直在谋求资本化,上市是其非常重要的宣传内容。应该说,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营收规模,杜甫酒业都属于区域中小型酒企,而合作公布后,中国环保能源股价暴涨,不排除资本炒作的嫌疑。
他指出,港股上市对提升公司品牌价值,以及对外宣传有着积极价值。而在目前调整周期下,虽然有珍酒李渡的先例,但是港股本身缺乏流动性,酒类题材热度不高,杜甫酒业上市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与压力。
欧阳千里提到,“说实话,港股上市公司在投资圈已经祛魅,但是由于酒股的特殊性,从业者甚至消费者对港股公司的感觉依旧是“高大上”,比如珍酒李渡成功上市港股。”
从卖珠宝转到卖白酒,中国环保能源能在三年内完成1.5亿元的销售额吗?
蔡学飞表示,理论上如果有资本背书,在合适的招商销售政策下,这样的销量是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