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援乌资金流向:军工企业的“盛宴”与长期可持续性挑战
迪丽瓦拉
2025-02-24 13:33:33
0

羰国援乌资金流向及军工企业受益情况

美国援乌资金大部分流入了本国军工企业,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1820亿美元援乌资金中有1060亿美元流向了美国本土。以下是一些主要受益的军工企业及订单、股价变化情况: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其“标枪”导弹的年产量从2100枚增至4000枚,生产速度显著提高,股价在这一过程中也上涨了20%以上。该公司生产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的产量也在国防部的补贴下,从每年60套飙升至96套。

• 雷神公司:其为乌克兰提供包括“毒刺”导弹等多种武器,股价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也出现显著上涨,市值增长超过150亿美元。

• 波音公司:为乌克兰提供了军事装备和相关技术支持,订单量增加的同时,公司股价也有所上升。

资金回流对美国经济和军工业的影响

•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过援乌资金回流,促进了制造业的回流和发展。军工企业获得大量订单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促进经济增长:军工产业的产值增长了17.5%,为美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推动力。同时,军工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钢铁、半导体、电子设备和高级材料等行业的热度上升。

• 对美国军工业的影响:

• 增强军事力量:援乌资金回流后,美国军工企业能够更好地更新和扩充本国军事装备,提高军事作战能力。

• 提升产业竞争力:军工企业通过获得大量订单,提升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了在全球军火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该做法的长期可持续性评估

• 不可持续的因素:

• 乌克兰的反感和质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质疑美国援助资金的实际到账情况,如果这种资金流向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导致美乌关系出现裂痕。

• 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这种通过援乌资金回流军工企业的做法,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 国内财政的压力:美国持续的援乌计划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长期来看,可能会对美国的财政状况造成一定的压力。

• 产能的限制:美国军工企业在扩大产能的同时,面临着原材料供应、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长期来看,可能会限制其产能的进一步扩张。

• 可持续的因素:

• 军工产业的长期需求: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导致各国对军事装备的需求持续增加,美国军工企业有望长期获得订单。

• 产业升级的机会:通过援乌资金回流,美国军工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创新,提升自身的长期竞争力。

投资建议

• 军工股投资机会:美国援乌资金回流军工企业,使其获得了大量订单和资金支持,推动了军工企业的发展,投资军工股可能会获得一定的回报。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等军工巨头,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股价均出现显著上涨,市值增长全部超过150亿美元。

• 地缘政治风险:需要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对军工股的影响。如果国际局势缓和,或者美国的援乌计划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军工股的股价下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