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美国智库印中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丹·斯泰恩博克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宣布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三大贸易伙伴加征关税,随后又要求对欧盟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美国四处挥舞“关税大棒”,将严重冲击全球经济。文章指出,近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针对药品和芯片等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初步定在25%左右。
美国关税政策令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高涨,或将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企业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关税战里没有赢家。关税或许能够在短期内为特定行业提供保护,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但长远看来,关税并不是促进投资和生产力增长的有效手段。贸易伙伴发起的报复性关税,将损害依赖于出口的制造业和农业,导致就业压力。此外,关税战将削弱贸易伙伴间的信任,或将导致报复措施,让美国国防部的基础工业受损,扰乱美国国防及其科技产业所依赖的供应链。
特朗普(资料图)
据财联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就近日美国国务院修改美中关系事实清单一事提问。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美国国务院修改美中关系页面及美中关系事实清单,歪曲事实真相,诋毁中国外交政策,鼓噪所谓中美战略竞争,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对美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我们致力于按照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同时坚定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这一来一回的交锋,背后折射出的是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现状以及美国深层次的战略考量。美国以 “战略竞争” 框架看待对华关系,是其近年来对华政策延续与升级的体现。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启的全面对华战略竞争,到拜登政府执政后进行的 “优化” 与 “升级”,美国已将中国视为长期战略竞争对手。在经贸领域,美国先是发起贸易战,后以 “去风险” 之名行 “脱钩” 之实,试图在高科技领域筑起 “小院高墙”,在产业链上推行 “去中国化”。
特朗普(资料图)
据北京商报报道,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认为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很大。中方有何回应?是否在达成协议方面取得了任何进展?
郭嘉昆表示,中方已多次就中美经贸问题阐明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从当前中国和全球的经济状况,及中国对美基本政策来看,中方并不排斥和美方达成贸易协议,中美要是能捡起过去的贸易协议或者达成新协议,并以此为基础处理好双边经贸分歧,进而增加贸易往来,对双方而言都不失为好事一桩。但关键就在于特朗普的胃口有多大,过去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中方履行协议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尽管如此,中方还是尽力完成了目标。但在特朗普看来,中方做的显然还不够,因此这一任期他很可能会开出“高价”,以“弥补”过去的缺口。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早就强调过,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经历了特朗普的上个任期,中方在应对关税大战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不愿意看到中美关税矛盾升级,愿意通过磋商解决问题,但如果后续不得不采取进一步反制手段,中国也拥有一个充足的“工具箱”。特朗普如果不想“打持久战”,真的想要与中国达成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