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座谈会与会企业家代表,图源网络
财新网则称,本次参与座谈会的企业家还包括刚登上 蛇年春晚的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民营卫星公司银河航天董事长徐鸣等。
央视新闻视频的画面显示, 百度CEO李彦宏、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并未出现。
而在上一届民营企业座谈会,与会企业家代表包括: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勇、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剑锋、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耿哲等。
与2018年相比,2025年的座谈会上出现了更多科技领域的企业代表。
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携AI推理模型DeepSeek-R1,让全球为之一震,感受着“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如民用机器人公司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B2-W机械狗载人翻山越岭的演示影片被特斯拉及SpaceX创始人马斯克转发,引发国际同行关注。
另外,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备受关注。
在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马云再次现身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据阿里员工透露,马云参观了闲鱼和夸克两个办公区域,分别由闲鱼总裁季山和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陪同。
路透照片中,他面带微笑,以一头干练的短发亮相,身着印有阿里巴巴logo的衣服,亲切地向园区内的员工挥手致意。
这场看似寻常的园区巡视,被看作是阿里“战略回归”的隐喻,精准地触动了资本市场的“兴奋神经”。
当日,港股阿里巴巴股价飙升,盘中最高触及108.6港元,创下自2024年8月以来的新高。截至当日收盘,阿里港股年内累计涨幅达到29%,美股同期涨幅更是高达31%。
有网友称,一切都只因为:马云回来了!
格力专卖店更名“董明珠健康家”?
格力四川热线回应:对,全国都有
过完年,不少格力电器门店大变样。
2月17日,据“四川格力电器”官方公布信息,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格力方面称,“董明珠健康家”将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
据IT之家报道,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格力专卖店发布门店装修升级视频, 除四川成都外,山东、广东、海南、重庆、江西等地也有线下门店已完成相关改造。
除此之外,不少地区门店线上直播间账号也同步调整为“董明珠健康家”。
▲“董明珠健康家”,图源网络
其中一家工作人员称,“我们现在全国的格力专卖店,全部要改成格力董明珠健康家。也是我们格力体系的,只是门头换掉了而已,那性质是没有变的,都是我们格力的哈。总部统一的,(名字)就是快过年的时候才改的嘛。因为现在董总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这样子的话就更亲民一点。”
格力电器专卖店全国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有四川格力电器热线人员回应称:“对,全国都在进行更名。”不过对于更名速度及具体流程等信息,相关人员表示暂不知晓。
另一家格力专卖店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是(全都改名了),汕头就我们这家(改了)。”
这并不是第一次董明珠将个人IP与格力业务产品绑定。
早在2015年前后,董明珠曾把不少重心转移到了手机业务上,彼时沉浸于河雷军赌约中的董明珠曾扬言,格力手机要在三年内干掉小米,并成为世界第一。而后来比起销量,初代格力手机用董明珠的个人头像作为开机画面的故事流传更广。
2024年在互联网中争议颇多的玫瑰空调,更是董明珠个人审美趣味主导格力的一大案例。
2024年1月,格力电器旗下的一款玫瑰空调,引发网友争议,被吐槽90年代的审美“又丑又土”。在2024年3月2日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董明珠回应:“玫瑰空调”的设计,实际上更多是想跟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
格力电器中的董明珠烙印是不断被增强的,如今董明珠的名字更是直接取代“格力”写进了门店招牌。
她曾公开回应,亲自代言不是想当网红,而是找明星代言太坑,自己代言如果产品出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找她。
尽管如此,与美的、海尔相比,格力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业绩有所承压。
财报显示,格力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7亿元,同比下降5.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0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47%。
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均逊色于另外两家白电巨头。
SU7汽车被列为风险车型?
小米年内股价涨幅超20%
2月16日消息,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本月在微博分享了小米15 Ultra手机纪录SU7 Ultra登顶上赛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全过程的视频。
在该条微博评论区中,有用户向王化投递 “小米SU7汽车被列入风险车型”的截图消息,并喊话“化爷管管吧”。
王化回复称:“ 人家主动送人头给法务加业绩,得支持。”
▲王化回应小米SU7被列入风险车型,图源IT之家
此前,有小米SU7车主爆料称其家属在驾驶小米SU7过坑洼路段后出现了断轴情况,质疑为小米SU7质量问题。
2月9日,小米汽车发布公告,“针对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小米汽车相关谣言,我们郑重澄清,经查完全不存在所谓‘断轴’情况”,并公布了事件详细信息。
随后,该事件的车主在抖音发布长文承认欺瞒网友,但发誓是在出事故后才喝了酒。他表示,决定自费维修,不再做任何解释。
目前正是小米汽车的关键时刻。
小米汽车官方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SU7车型在1月的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截至1月底,目前小米汽车的总交付量约为15.5万辆。
受益于造车,小米集团港股股价不断走高,2月6日,小米集团股价突破到40港币,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02 万亿港元, 总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位列全球车企第三。
据统计,2025年以来,小米股价涨幅已超20%。
腾讯市值暴增约3200亿港元
百度股价下跌超6%
“同人不同命”。
2月16日,腾讯确认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AI搜索的同时,正式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部分测试用户,可在微信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搜索”,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
同日,百度也宣布,百度搜索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百度搜索宣布接入DeepSeek,图源新智元
2月17日上午,港股腾讯及相关概念股大涨,最高涨超7.5%,市值暴增约3200亿港元。截至收盘,腾讯控股报495.2港元/股,涨4.3%, 创三年多新高,总市值4.55万亿港元。
一众腾讯概念股同样走高,截至午间收盘,派诺科技、宏景科技、奥尼电子等涨停,长亮科技、博思软件等涨超15%。
同日,百度集团却盘内跌超8%,最终报收90港元/股,跌幅为6.78%。
对于百度的着急,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毫无疑问的是, 百度是国内最早押注AI的互联网大厂,甚至没有之一。
自从2010年成立自然语言处理部那一刻开始,百度就已经在AI这条赛道上率先走在别人前列。在此之后,百度又相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深度学习研究院,不断在AI产业上加码。2016年6月,在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表了主题演讲《下一幕:人工智能》,将AI正式确定为百度的公司级战略。
然而,作为百度AI战略的重要一环, 文心一言如今尴尬的境遇,似乎进一步反映出百度给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印象,并且这一印象还在被不断验证。
2024年9月,当苹果发布iPhone 16系列手机后,就宣布全面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苹果AI),并且会在今年推出苹果AI的中文版,而依据国内相关政策,国行苹果AI必须接入国产大模型。按照此前的传闻,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已经进入与苹果合作的洽谈流程当中,且外界一度认为这一合作几近定局。
但前两天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阿里巴巴将与苹果合作推进AI大模型技术,后续阿里巴巴的AI大模型将深度集成至苹果的iOS系统当中,用以增强iPhone手机的AI体验。
一向沉稳的百度也坐不住了。
先是在2月13日,百度宣布旗下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将从4月起全面免费;紧接着2月14日,百度又祭出大招,提出将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
去年抄错表整改,今年又出错
重庆燃气被罚810万
据央视新闻,2月16日,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道歉:公司诚恳接受调查处理意见,深刻反思,并向广大用户致以深深的歉意。
该公司还表示,针对此前通报的问题,已派驻整改督导专班。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重庆燃气发布公告,图源网络
此前的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
据通报,重庆燃气集团违规估抄错抄问题仍然频发。
1、存在“零估累抄”问题,该企业2025年1月账单中,有22.72万户用户前两月估抄气量为0,此次累加了前两月的实际用气量,一次性缴纳了3个月的气费,虽均按第一阶梯价格结算,未发现多计多收问题,但因部分用户对此不知情,导致当月实缴费用与用气感受反差较大。
2、存在“高估预收”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违反燃气估量不高于该用户上年度最高单月实际用气量的规定,涉及3.11万户次,且相关情况未及时告知有关用户,高估气量71.11万方、预收金额约156万元。
3、存在“错抄错录”问题,2024年5月以来,该企业因错抄错录导致错计错收1739户,涉及气量12.67万方、金额27.82万元。
经调查,重庆燃气集团未深刻汲取教训、整改不力,拟给予从重处罚——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同时,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该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 这次公告距重庆燃气集团上次整改尚不到一年。
去年年初,重庆市区就曾掀起一股“燃气费用暴涨”风波。不少市民反映,自2023年末更换新燃气表以后,家中燃气费用大涨,部分月份燃气费用甚至比以前高2-3倍。
2024年4月13日,重庆市政府宣布已责成市级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重庆燃气集团等企业开展调查。
当月月底,重庆燃气发布公告,承认公司多计多收气费1182件,涉及金额超过285.85万元,已全部清退完毕。同样进行了致歉,并作出整改承诺。
业绩层面,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燃气实现营业收入71.71亿元,同比上涨0.06%;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3.46%。
(本文由无冕财经综合自新华社、澎湃新闻、财新网、财通社、蓝鲸新闻、金融界、每日经济新闻、IT之家、趣解商业等报道。)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