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WIIISH惟学空间
Hello!欢迎光临惟学海外学习分享系列~在这里,惟学大家庭的学长学姐们将为大家讲述海外游学期间的生活和经历。日常的学习流程,周末的闲暇时光,长长短短的有趣故事,有苦有甜的学习回忆......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探究竟。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是个把扎实做到极致的学校,结构构造极度扎实,效果图以染拼贴最多,着重表达结构材质,甚至可以把模型拍照当成效果图,可以说是欧洲最顶尖最扎实的学校之一。
ETH硕士毕业展正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洪堡校区展出。展览以“House Europe(欧洲之家)”为主题,也有来自不同Studio的各项作品。改造也是秋季学期硕士论文设计项目的一个主题,展览展示了学生们可能的答案。
当前展览时间:2024.12.16-2025.01.24
惟学小伙伴现场直击看展OvO (左右)
作品链接:
https://works.arch.ETHZ.ch/thesis/back-to-the-roots
https://caruso.arch.ethz.ch/archive
https://conen.arch.ethz.ch/hs-24/semester-hs-24
PS:不过ETH各个Studio的作品还没上传完毕,很难找,网页的逻辑也很神秘lol
01 Lichter Raum
- 有时,身处室内之美,就在于可以向外眺望
△ 展览现场直击
[作品名称]:光之空间
[设计作者]:Julius Schwarts
[指导老师]:An Fonteyne
如何才能让「现有的」看起来更加开放?如何才能让「已有的」为新的解读留出空间?如何才能让「坚固的建筑」变得日新月异?
△ 具有写意感受的平面图
也许,必须改变感知它的最直接方式。也许,空间、图像、色彩和形状的连接、联结以及偶尔的融合,就像之前从未发生且之后也不会再发生的一样,能为所有的故事、注解以及它自身的所有解读腾出空间。也许,我们需要密集的光线来生活,就像房子作为一个向光性生物一样,向着光生长——连同居住在其中的人们一起。
△ 模型细节
它向着阳光伸展,为旧物披上了一层新的外衣。它将外部转向内部,让寒冷的房间变得温暖,并让每个人都能在光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它们像潮水一样——被轻盈所吸引——在房子里涌动。从已有的到新加的,从早到晚,从今天到明天,从夏天到冬天。它们扩散、挤压,碰撞、融合、妥协,它们呼吸、观察。它们的感知也是如此。直到整个房子都被填满。
△ 光如潮水
就像寒冷冬日早晨的薄雾,第二层肌肤覆盖着房屋。一切都被柔和地包裹——声音、光线、寒冷。你透过这层薄纱望向窗外,然后看到了苏黎世。或是它残存的部分,被精心打理的苏黎世,与你所眺望的房屋一样灰蒙蒙。从灰到灰,你再也听不到“苏黎世”这个名字的回响。
唯一能听见的,是这层肌肤与房屋坚硬外壳的摩擦,它们相互刮擦又紧密结合。外壳究竟是在保护房屋免受外界侵扰,还是在保护外界免受房屋影响,仍不得而知。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在这个房间里,这并不重要。这里是肌肤与骨骼之间的柔软空间,是维系一切并带来温暖的空间。
△ 模型小构件
02 STEAM SHAPES
-探讨蒸汽曲木工法在建筑上的可行性
△ 大模型,以及曲目编织构件
[作品名称]:蒸汽曲木构型
[设计作者]:Philipp Gmur
[指导老师]:Momoyo Kaijima, Dr.Jacqueline Pauli
蒸汽曲木工法能否在建筑规模上应用?在我研究早期,在我叔叔的工作室发现了祖父制作的弯曲硬木容器之后,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弯曲木材在家具和工艺品设计上有着丰富的历史案例,多以其表达形式和优异的人体工程学品质著称。然而,蒸汽曲木工法在建筑中的应用却极为有限。
这次我想探索一下蒸汽曲木工法在建筑上的潜力。
△ 很酷的效果图
实际上,瑞士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硬木潜力。尽管瑞士的树木中有三分之一是硬木,但其中75%却直接被用作能源燃烧。而蒸汽曲木工法需要硬木,这为瑞士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硬木资源提供了机会。
此外,蒸汽曲木工法不会破坏木材的细胞结构,也不需要使用胶水或进行化学改性,因此,建筑中的木材在初次使用后还能被多次重复使用,从而延长了每块木材的使用寿命。这种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性是蒸汽曲木工法相较于交叉层压木材等传统木材建筑方法的主要环境优势。
△ 底层的使用空间
通过比例为1:10至1:100的实验,我们了解了木材类型和弯曲技术,并完善了一种基于模板的方法来生产精确的高频弯曲梁。
这些实验促进了多个结构系统的开发,其中包括在建筑规模上从未尝试过的编织结构。将木材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编织,从直线形式逐渐过渡到双曲面形式,不仅视觉效果引人注目,而且在环境和结构上也具有优势。编织方法通过使用较少的材料实现了结构高度,创造出一种由几何形状和重力共同支撑的、类似桁架般的溶解式结构。
这种轻质结构跨度可达15*12m,具有很高的材料利用率和动态的空间质感,同时让下方的空间充满充足的自然光。
△ 剖面细节
在生产设施的设计中,15米乘12米的模块被安排并重复了十次,形成了一个150米长的建筑,该建筑容纳了所有进行大规模木材蒸汽弯曲所需的设施。由于模块在四周都有结构支撑,因此每隔15米就有一根柱子穿透空间。然而,这对于需要宽敞且无柱空间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大规模生产来说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底层上方又设置了一层编织木材层,通过桁架系统承受力量,从而消除了破坏空间的柱子的需要。
△ 效果图
此外,上层南侧还延伸出半个模块(15米乘7.5米),形成了半封闭的、有遮蔽的室外空间,可用于多种用途,如停车或储存。下层的编织木材达到了人体尺度,但又足够高,以确保下方的实际生产。
上层的编织木材即使在最低点也能让卡车通过,同时在最高点保持足够的高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木材储存区叉车的使用效率。两层之间的动态空间可用作工人的休息室或产品的展览空间。两层木材都倾斜以收集雨水,雨水随后排向公共花园区域,同时保护工作区域免受阳光直射,并向湖面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前立面。
03 The Sleep Commons
- 大胆探索了一种流动式的睡眠空间系统
△ 艺术感拉满
[作品名称]:睡眠共享空间
[设计作者]:Clara Zuber
[指导老师]:An Fonteyne
2050年,瑞士的人口已经增长到1100万。我们所熟知的苏黎世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它为居民提供足够的住房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个国家负责解决住房危机的背景下,本项目探讨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房地产,特别是苏黎世堡的独栋别墅,如何通过重新思考,并改变我们对舒适度和生活方式的理解,来容纳大量人口。
△ 对空间活动性的推敲
ETHZ的VOB建筑的设计基于两个基本观察:一是传统卧室的固有低效性,每天仅被占用8小时;二是在这个永不停歇的大都市中,城市人的生物钟类型(chronotypes)在不断演变。
该项目没有设定固定的私人卧室,而是大胆探索了一种流动式的睡眠空间系统的可能性,这些空间不是作为房间来构思的,而是作为时刻——每个时刻都具有独特的空间和光线特性。这些空间是通过在房屋内增加额外的楼层而产生的,形成了不同且不寻常高度的房间,这些房间暗示着特定的功能,并在空间关系中引入了一种趣味性。
△ 线稿风图纸
VOB建筑的35位居民可以选择他们想在哪里、什么时候睡觉。当他们用完一个房间后,就会把它留给另一位居民。
这种方法不仅随时间优化了空间利用,还是对我们个人卧室的私密性的挑战,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家庭舒适度的更别致的理解。这座房子成为了远离公共生活的喧嚣和过度忙碌的避风港,是一个重视、庆祝和共享睡眠与休息的社区场所。
04 ADAPTIVE SPACES
- 建筑如何才能实现生态与功能的双重融合
△ 这就是ETH模型的完成度
[作品名称]:适应性空间
[设计作者]:AMANDA.PELLIZZARI
[指导老师]:M.CONENI, M.MAURER, G.HABERT
△ 典型ETH配色
该项目旨在不再将建筑视为空间的障碍,而是探索其作为空间之间通透结构的潜力。
在考察当前建筑建造前别墅的状态时,很明显,当地的自然环境更为丰富,更深入地延伸到建筑环境中。如今,植物似乎在人造表面之间小心翼翼地重新夺回它们原本的空间。
此次改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这两个城市故事融为一体。在建筑体内,将打造一个促进当地动植物生长的综合城市生态系统,这将被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底层、屋顶、立面和内庭院。
在此,建筑不应仅仅是空间的分隔符,而应成为连接不同城市环境和生态的桥梁。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元素,如底层、屋顶绿化、生态立面和内庭院,项目旨在恢复和增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提升,同时创造出一个既现代又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
△ 各类分析图
考虑到山坡的地形特征,底层与一楼之间的立面将进行选择性拆卸并向景观开放,以实现通透性并融合两个区域(绿色区域与封闭区域)。这条新的通透走廊将连接城市区域中的绿地,一方面能够在建筑内部整合动植物栖息地,创造出能与建筑表面共存的生物栖息地;另一方面,它也将促进该区域更好的自然通风。此外,底层还将设置新的水路,以引导和收集来自相邻山坡道路的雨水。
在这里,底层的设计不仅关注于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物理连接,更致力于实现生态与功能的双重融合。通过开放立面和引入自然元素,项目旨在打破传统建筑的封闭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利用拆除的建筑材料进行地形重塑,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还赋予了这些材料新的生命和意义。这种设计策略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展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 底层空间设计
屋顶将被构想为生物多样性的第二个空间。它被设计成一个蓝绿结构,各种植物将为众多昆虫和小型鸟类提供食物和庇护所。在这里,雨水将首先被吸收和滞留,然后尽可能缓慢地重新引入建筑内的自然水循环中。
△ 顶层空间的小细节
此外,在不同楼层创建覆盖的突出区域将为某些鸟类物种(如西方家燕)提供筑巢区域。近几十年来,由于封闭表面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种鸟类在瑞士的数量显著减少,因为它们无法找到食物和筑巢材料。
由于在该建筑附近的街区已经观察到这种鸟类的群落,而该建筑又位于建筑空间和绿色空间之间的阈值位置,因此被构想为通过在新增的中间空间提供筑巢空间和特定植物来促进这种鸟类物种的潜在推广者。
△ 引水系统
这一当地盆栽植物系统将通过雨水链进行灌溉,雨水链将屋顶收集的水引入沿立面向下流动的级联系统,水将在开放且通透的底层被减速并可见地收集。在温特图尔,由于缺少大型自然水体且倾向于将水隐藏于地下或完全在建筑内部管理,因此水并不显眼。因此,水将通过底层的水盆变得触手可及,从而提升了空间对于人类和小型动物的质量。
在建筑北部,从五楼露台收集的水将被引入水槽,用于灌溉通过部分移除现有封闭铺路而创建的新绿色入口区域。
△ ETH最擅长的小场景构建
该建筑因此被构想为一个居住景观的片段,旨在将生物多样性带回更多建筑区域的核心。与建筑作为屏蔽、封闭表面的原始概念相反,它因此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正在出现的生态系统的空间,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展和演变。
05 Bathing,Reformed
- 通过浴室改造,建筑如何转变成合作式居住环境
△ 一摞浴室模型
[作品名称]:浴室变革
[设计作者]:MArlene Metzler
[指导老师]:An Fonteyne
这个项目重新思考了建筑中沐浴空间的个性化问题。
应对空间密集化的首要方案可能是减少每人所占用的空间。坚持使用私人沐浴空间会导致极简设计,而这种设计已无法满足这一私密环境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当沐浴空间被集体使用时,便会出现其他可能性。
△ 彩铅图纸
这种方法借鉴了公共浴室的悠久历史以及私人浴室相对近期的发展。向私人沐浴空间的转变出现在建造三栋别墅期间——这也是该项目的所在地。即便在那时,像生活改革运动这样的反潮流也提出了替代性的生活理念,强调与自然、社区以及身体健康的和谐共处。
↓ 模型近景 ↓
受这些理念的启发,我们想探索一下现有建筑如何转变为合作式居住环境。通过在楼梯间增加扩建部分,引入了新的公共空间,并将其重新诠释为共享用水的地方。沐浴和洗涤等家庭活动通过对外开放的方式得到了颂扬,凸显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核心作用,并促进了社交互动。
↓ 模型近景 ↓
在这些洗涤塔中将用水活动外置,促进了替代性水循环,例如雨水收集,这些循环通过裸露的管道变得切实可行,并向位于公共底层的更广泛社区开放。
通过将公共沐浴空间与研究驱动型解决方案相结合,该项目旨在重新定义私密性和资源使用,强调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需要重新思考舒适度的必要性,同时为合作式居住创造一种经济模式。
↓ 模型近景 ↓
除了展览现场的这些精彩模型,ETH2024年春季Studio的作品也很值得一看!篇幅有限,这里稍作分享~
06 Renaissance of Villa Kassandra
- 女性也需要一个参与集体成长、学习和治疗的空间
△很有氛围感的模型
[作品名称]:卡桑德拉别墅的文艺复兴
[设计作者]:Norma Clematide
[指导老师]:Anna Puigjaner, Dafni Retzepi, Pol Esteve Castelló, He Shen
该项目的灵感来自于纪录片《Small Talk》,该纪录片探讨了台湾LGBT+老一代面临的挑战,特别是父权制社会中LGBT+生活的复杂性。这部电影讲述了黄慧晨试图与她疏远的母亲重新联系,触及了沉默和压抑情绪的主题。这与Audre Lorde的工作产生了共鸣,他强调了打破沉默以建立支持网络的重要性。通过亲密的对话,Lorde的写作强调了表达个人恐惧如何促进集体治愈和理解。卡桑德拉别墅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汝拉农村的妇女住宅和教育中心,是一个建筑和社会先例。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参与集体成长、学习和治疗的空间。
同样,该项目设想将Parkhaus Pfingstweid改造成一个支持多达110名老年非男性居民的空间。通过将生活空间与公共研讨会和课程相结合,该建筑促进了代际交流,培养了社区感和联系感。
△ 模型就透着暖意
建筑设计优先考虑鼓励互动的共享空间。私人卧室通过被称为“内省室”的扩展生活空间与公共区域相连。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半透明展示柜创造了一个渗透的门槛,使居民能够展示个人物品,并根据他们的情绪和对象促进互动,反映了Lorde关于表达亲密关系和个人叙事的想法。
△素色图纸
该建筑的南立面通过连接私人生活区和公共课程室的冬季花园扩展了这种渗透性主题。推拉门形成一个隔板,模糊了内部和外部、私人和公共之间的界限。一楼的小酒馆遵循这种逻辑,配有可移动的门板,将内部与周围的公共空间相结合。
△ 充满了细节的设计
07 Living in Cycles
- 利用新结构创建雨水花园
△ 很有氛围感的模型
[作品名称]:生活在循环中
[设计作者]:Bettoni Nathalie, Brosteaux Océane
[所属课程]:Maria Conen Studio
项目重点是增强建筑与各种环境的互动,包括公共、私人和半公共空间,以及不同的光照和土壤条件。
主要的干预措施为建筑增加了一个外部层,引入了冬季阳台,扩大了居住空间,并在室内外之间创造了一个新的门槛。共用厨房和改造后的车库提供了连接居民并提供经济支持的公共空间。
△ 模型节点
我们还引入了通过楼梯连接的露台,优化了阳光和气流,并将屋顶改造成太阳能空间。该项目强调雨水管理,利用新结构创建雨水花园,缓解城市热量并支持多样化的植被。
△ 模型与图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j仅用于学术交流
如有侵权请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