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迪丽瓦拉
2025-02-05 23:58:33
0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 易纲

出品|搜狐智库

编辑|毕然

10月18日,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中国人民银行主场论坛上发表主旨表示,我国不断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畅通传导机制。

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中枢,负责货币发行,调节货币供应和流通,维护币值稳定;调控金融活动,推进金融改革,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职能,不断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方面。”易纲表示,利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收益率曲线也趋于成熟。

“要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易纲表示,一方面,继续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继续巩固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同时着力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市场基准利率培育。拓展回购利率DR在金融产品中的运用,进一步巩固DR的基准性。不断优化LPR报价形成机制,督促报价行提高报价质量。按市场化原则培育国债收益率曲线。

在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方面,易纲表示,总体而言,货币政策是宏观总量政策,如果激励机制设计正确,可以辅之以部分结构性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通过设计适当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流向经济特定领域的货币政策,具有结构调整的功能。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丰富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其精准滴灌功能,取得较好效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总量型政策的压力,帮助提升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

易纲认为,从我国的具体实践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是总量货币政策的有益补充,对于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内容

周小川:养老金改革需要关注...
中国网财经3月26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
2025-03-27 00:04:58
工行、中行、建行、招行,宣...
【导读】多款消费贷“提额延时”,银行持续发力消费贷市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3-26 20:19:48
银行理财|我国理财渠道发展...
文|明明 章立聪 杨宏宇 史雨洁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不断...
2025-03-26 13:24:38
原创 ...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历时四年,歌尔股份(002241. S...
2025-03-26 12:58:45
盘前资讯|跨境ETF持续出...
中证网讯 ① 跨境ETF持续出现较大溢价,3月26日,景顺长城基金...
2025-03-26 10:03:30
“一网通办”改革提质增效,...
▲3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
2025-03-25 23: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