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指南丨规模以上工业财务报表详解→
迪丽瓦拉
2024-11-30 00:53:54
0

规模以上工业财务报表在填报时,都有哪些易错指标需要注意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下!

易错重点指标

1.应交增值税

计算公式:

方法一:应交增值税(本年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简易计税

✦小提示:从会计科目当中取数

方法二应交增值税(本年累计发生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应退税额)+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应纳税额减征额-加计抵减额

✦小提示: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一般项目下“本年累计”列取数

✦注意:①两种计算方法,可选其一,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得更改;②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取得基础数据,并按公式计算获得。

2.平均用工人数

包括企业的正式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和其他临时人员,不含劳务外包人员。

计算公式:

本年平均用工人数=本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月平均用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3.应付职工薪酬

填报原则:不重不漏

①“应付职工薪酬”与“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包含的内容不重复。

②“应付职工薪酬”项下8个指标包含的内容不重复。“应付职工薪酬”应等于这8个指标之和。

不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管理费、以权益结算的股票期权(计入“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零星发生的劳务费(计入“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劳务外包人员薪酬。

4.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指标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不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劳动者报酬归并填报,包括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企业零星发生的劳务费等。

5.制造成本

填报原则: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只要不计算工业总产值,就不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生产部门人员薪酬:根据“生产成本”会计科目劳动者报酬相关明细科目本年借方累计发生额分析填报;与产值口径一致,非生产部门人员不计入。

6.管理费用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本年累计数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本年累计数-“利润表”中“研究费用”本年累计数

✦执行其他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本年累计数-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究费用”相关明细科目

常见问题及解答

Q1:应交增值税计算得到负数怎么填报?

正常填报负数。应交增值税需要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取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正常填报,不允许调整计算公式。

Q2: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有什么区别?

✦劳务派遣是跟用工单位或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派人到用工单位从事用工单位安排的工作。

✦劳务外包是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公司要求完成相应工作。

Q3:应付职工薪酬中个人负担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如何填报?

一般在“应付职工薪酬”项下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中包含个人负担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在填报“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时,不应包含个人负担部分,保证这两部分不重不漏。

Q4:当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未完全包含所有职工薪酬时,应如何填报?

✦在“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的基础上,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加上遗漏的职工薪酬项目之后填报,但要注意避免重复。

✦建议企业调整完善记账方法。

Q5:劳务费是否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应如何填报?

劳务费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务费和企业零星发生的劳务费等。

✦劳务派遣人员薪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①显式填报

②隐式填报

✦零星发生的劳务费→归并填报在“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

Q6:“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收入”应如何填报?

✦如果企业没有单独设立“利息收入”明细科目,“利息收入”填0,“利息支出”应填报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如果企业单独设立“利息收入”明细科目,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下“利息收入”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以正数填报。

来源:平谷统计、北京统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