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业绩股价双双暴涨,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季度营收破1亿美元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
迪丽瓦拉
2024-11-27 20:41:38
0

11月26日,知名车载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发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其当季营收、交付了均实现大幅增长,第四季度有望成为全球首家季度营收达1亿美元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受利好消息影响,禾赛科技(HSAI.US)周二收涨44.42%,报6.86美元。

2024第三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收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激光雷达季度总交付量达134,208台,同比增长182.9%;其中ADAS产品交付量为129,913台,同比增长220.0%。禾赛科技已连续两个季度交付量环比增长近50%,预计其第四季度激光雷达出货量将劲增近20万台,这一数字几乎等于其2023年的出货总量。

基于禾赛科技连续增长的业绩表现,外界对其第四季度的财报和出货量充满了期待。如果保持当前的增长势头,第四季度禾赛科技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季度营收1亿美元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同时成为全球首家季度盈利2000万美元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GAAP),以及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Non-GAAP)。

2024年前三个季度,禾赛科技累计交付雷达279,835台,同比增长108.2%;其中ADAS产品累计交付量为263,148台,同比增长129.9%。2024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禾赛科技的季度营收分别为3.6亿元人民币和4.6亿元人民币,加上第三季度的5.4亿元人民币,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三个季度累计营收13.6亿元人民币。

伴随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和“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激光雷达产业迎来了巨大利好,这无疑为禾赛科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禾赛科技已经和国内外20家汽车厂商达成合作,包括理想、小米、零跑、长城、长安、上汽大众等多家知名头部车企,为75个车型量产供应激光雷达部件。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全球收入最高的10家国际汽车厂商中,有6家汽车厂商或其合资合作伙伴已经与禾赛达成了合作。

有意思的是,没有任何一家汽车厂商在选择禾赛以后换成其他品牌的激光雷达,但却有不少车企在选择其他激光雷达后又选择了禾赛,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比如零跑、长安逸动、长城汽车等几家车企曾使用的是其他品牌的激光雷达,但2022年和2023年相继转投禾赛科技,成为了其合作伙伴和客户。

不可否认,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仍然处于“探索期”,部分车企尝试通过纯视觉方案来实现智能驾驶功能,从而摆脱激光雷达,即便单颗激光雷达从2019年的2-3万美元下降到了如今的500美元。但有声音认为,纯视觉方案在暗光、浓雾等特殊情况下性能有限,想要提高智能驾驶的可靠性、准确性,仍然需要激光雷达作为性能和安全冗余,所以激光雷达市场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也给禾赛科技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在全球头部10家L4自动驾驶公司中,有9家使用的是禾赛高性能激光雷达。禾赛还成为了百度萝卜快跑的独家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单车搭载4颗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AT128。据行业分析师估计,一台RT6搭载4颗禾赛AT128激光雷达,价值量预计在2万元左右,以百度计划在全国投放10万台无人驾驶车计算,对应的激光雷达订单规模将高达15-20亿元,或成为Robotaxi激光雷达市场最大订单。

《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禾赛科技以37%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市占率第一。在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2023年禾赛科技以26%的份额夺得全球市占率第一。在2023年的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市占率高达74%。多项优秀业绩的加持下,禾赛科技成为2023年唯一经营现金流为正的激光雷达企业,也是行业内唯一拥有“正向造血能力”的公司。

虽然有市场规模增长的因素在,但能够抓住市场机遇,禾赛更多的还是靠其优秀的产品。禾赛是行业首家提出将激光雷达推上“摩尔定律”轨道理念的公司。集成化技术不仅使得激光雷达尺寸减小、成本降低,还大幅提升了其量产一致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规模化量产。相比10多年前一个典型32线激光雷达,2024年禾赛发布的AT512线数提升到了16倍,点云密度提升到了80倍,价格却不到当时的1/100。

整体来看,当下智能驾驶技术开始进入普及期,越来越多20万以内的新车开始使用激光雷达。而禾赛科技能够提供覆盖多种价格区间和性能需求的产品,正好对应了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为其未来业绩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已经呈现出“一骑绝尘”的趋势,中国汽车产业又多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生力军。

来源:金融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