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议会讲话时再次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提出批评,他表示:“我的诉求是,中国和欧盟应该(就电动汽车关税)达成协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发布中欧谈判最新进展时透露,欧委会在与中方进行磋商之际,还单独与部分企业开展价格承诺谈判。一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在谈判过程中,中方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然而欧方却态度不专,甚至提出了一些极端想法,这给谈判增添了难题。
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就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明确表达了反对与批评态度。在此次讲话里,朔尔茨宣称,近期他将邀请国内各行业协会以及工会领导人共同商讨制定一项新的工业政策。朔尔茨于讲话中着重指出,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国家,必须重振工业。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一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由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计划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此决定一经发布,便受到德国政府、德国众多车企以及舆论的明确反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没有改变,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的磋商,并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德国的工业情况。今年9月,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次考虑关闭德国工厂,这一情况加深了外界对德国“去工业化”的担忧。目前,能源成本高企、全球需求疲软等因素,正在对德国的工业经济模式形成严峻挑战。德国联邦政府日前发布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其中预计2024年德国经济将萎缩0.2%,这就表明德国经济将会连续第二年陷入衰退。
尽管西方国家均为发达国家,然而一旦缺少了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投资,就难免略逊一筹,所以欧盟才极为重视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全球疫情发生之后,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与之相较,西方各国则尽显疲态,遭受重创,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严重匮乏,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此外,欧盟还面临着一个巨大危机,那就是来自美国的影响。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一直将欧盟当作处理自身烂摊子的工具,不断向其输出膨胀的通货。
除德国之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表明了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态度。4日,欧盟就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进行表决投票。欧尔班指出,欧盟的这一决定看起来像是在限制自身的竞争力、增长以及发展能力,所以“不但匈牙利会反对,德国同样也会反对”。
欧尔班指出,欧盟所施行的举措正在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威胁,并且会对匈牙利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欧尔班表示,匈牙利将秉持“经济中立”的态度,也就是在东西方的经济冲突当中探寻维护自身利益的契机。
在此种背景之下,路透社等媒体报道称,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或许会在本周对中国进行访问。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接受彭博社采访,被问到此次访问时表示:“我们会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挑战,不过我们也秉持务实态度,期望我们的国家能够不断发展前行并获取成功。”同一天,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指出,前保守党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作为太少”,英国“有必要与中国开展更多的接触往来”。
外交部发言人在近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宣布,应中国外交部长的邀请,英国外交发展大臣拉米将会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中英皆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双方而言,长期稳定地发展两国关系是符合共同利益的。此次访问意义非凡,是英国新政府内阁大臣首次访华。双方会以两国领导人8月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基础展开工作,在增进战略互信、强化各领域对话合作等方面深入交流。中方希望与英方共同努力,以伙伴关系为定位,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从而促使中英关系稳定、长远地发展。
回顾英国外交大臣访华一事,这本应属于正常的外交活动。就拿去年克莱弗利访华来说,仔细算来,他居然是时隔五年首位访华的英国外交大臣。中英关系在近十年前曾步入高潮,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但随后却急剧恶化。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即便英国在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之后紧紧追随美国,可也应该看到,在中美关系里,外交部长级别甚至更高层级官员之间的沟通实际上从未中断过。英国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有些过头了。
英国在2023年出现了严重的技术性经济倒退,这与前几任保守党首相令人费解的施政操作密切相关。这一状况使得斯塔默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着极为巨大的考验与挑战。
当下,英国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中国。为何不考虑其传统的核心盟友美国呢?答案很直白,美国目前的债务危机不断加剧,自身都已经是自顾不暇的状态,根本就无暇顾及英国。
若要使中英经贸合作重新回到卡梅伦政府时期的“黄金时代”,英国就必须展现出更多的诚意并端正态度,以改善中英关系,毕竟这是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