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打到七寸!24小时内欧洲两度找上中国,请求中方手下留情?
迪丽瓦拉
2024-10-15 23:04:22
0

据环球时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依法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根据商务部公告该措施自10月11日起实施,采用保证金形式进行,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30.6%-39.0%。法国干邑行业协会负责人拉斐尔·德尔佩克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一公告传递了“进一步的信号”,表明中国可能会征收关税。德尔佩克表示,向中国出口干邑白兰地的主要企业通常设有自己的在华进口子公司,“我们将不得不为保证金筹措资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对欧盟白兰地“亮剑”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复杂的国际贸易博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从近期中欧贸易摩擦升级说起。今年10月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引起中国商务部的强烈不满。立即宣布开始加征关税欧盟反倾销调查并于近日正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合法贸易救济措施,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正当竞争,中国商务部表示,经调查,初步认定涉案进口白兰地原产于欧盟。

在中方宣布对欧洲白兰地的反倾销措施后,法国葡萄酒商的股价应声下滑,全球第二大葡萄酒和烈酒生产集团法国公司保乐利加股价下跌4%,法国酒业巨头人头马君度的股价则下滑8.3%,市场情绪一目了然。有趣的是,西班牙曾支持欧盟对华关税,后来改变了态度。但西班牙仍然意识到了后续危机的存在,该国经济贸易部长卡洛斯·库尔波近日喊话欧盟应“用尽一切可能的谈判和对话途径”与中国沟通,以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

法国干邑白兰地行业作为欧洲的重要酒类产业之一,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0多年前法国酿酒行业带动就业人数达55.8万人,葡萄酒旅游也将人们带到了乡村地区,每年有3600万名葡萄酒游客,创造约150亿欧元的年营业额。在中方反制后这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冲击,可能导致部分工人面临失业风险。白兰地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包装、物流等环节,也将受到波及,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稳定与就业情况,给欧洲经济带来连锁反应。

中国此次的反制措施,不仅仅是针对白兰地,更像是一场“组合拳”。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正在对欧盟进口的猪肉和乳制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无疑是对欧盟的进一步警告,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会被动接受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将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投票中,有12票弃权,德国和斯洛伐克等国明确表示反对。

据观察者网消息,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央外办主任应约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通电话。博纳就近期欧中经贸关系阐述了法方看法和关切,表示法方高度重视两国元首达成的合作共识。欧洲坚持战略自主,致力于营造公平的营商环境,无意将中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希望通过协商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中央外办主任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重要经贸伙伴,良性健康的中欧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另外,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又专程在东盟峰会期间,与中方高层举行了会面。米歇尔的表态与博纳大同小异,称欧方高度重视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促进欧中经贸关系发展。在东盟峰会上,中方则提醒欧盟,应该正确看待中国发展,制定客观、理性的对华政策。换言之,中方对于目前欧盟的对华态度是有怨言的,至少在中方看来,欧盟并没有拿出与中方相向而行的诚意。

这场“白兰地风波”折射出的是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而是拥有强大实力和话语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除了白兰地,中国还对欧盟出口的猪肉、乳制品等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考虑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这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对欧盟的又一次警告: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近日,中方再次发布公告,宣布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和制造发动机的相关设备及软件、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这个情况,让很多人没有想到,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中国并不是航空发动机出口大国。但事实上,早在10年前,世界航空发动机巨头之一的英国罗罗公司,就开始进口中国生产的高温低压涡轮盘锻件。而且,中国作为全球最强的制造业国家,拥有产业链上游位置的优势。这也进一步说明,面对欧盟的加税措施,中方有的是反制手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