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大祸临头”?巨亏超2000亿美元,美联储紧急喊话,局势危矣!
迪丽瓦拉
2024-10-12 22:34:20
0

据报道,近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5.4万人,远超预期的15万人;9月失业率为4.1%,低于预期与前值的4.2%。日前,高盛交易员Flood警告称,“股市希望非农数据大致符合预期。过热或过冷都会加速周末的风险规避行为(显然,过冷要糟糕得多)”。消息面上,交易员在数据公布后,也下调了11月降息50个基点的押注,对美联储未来四次会议降息幅度的预期不到100个基点。

另外,参考消息网援引美联社近日报道,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日前表示,更多降息正在准备之中,但表示会循序渐进,旨在支撑仍然健康的经济。鲍威尔是在全国商业经济协会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上述言论的。这番表态令很多投资者希望落空,他们原本认为美联储年底前会将它的关键利率再次大幅下调50个基点。9月早些时候,随着美联储结束抑制通胀行动并转向支持就业市场,它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降息幅度之大异于寻常。

美联储,这个称霸全球金融市场多年的巨无霸,竟然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亏损了20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想象一下,就连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都没能让美联储损失这么多。难道这是美元霸权即将崩塌的前奏?全球金融格局是不是要变天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站出来向全世界宣布:美联储亏钱了,而且是巨亏。这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顿时炸了锅。要知道,美联储可是号称"全球央行"的存在。它一直是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牵着各国央行的鼻子走。

疫情期间,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稳定,把利率压得低得不能再低,然后美联储趁机大肆买入国债,乍一看,做得也没错,大家都觉得“这波玩得稳”,可后来没想到,通货膨胀B了它的梦,物价开始疯长,手上的低息国债成了“毒药”。就像你花十块钱买了个新玩具,结果过几天发现同样的玩具降到五块,谁不心疼呢?现在美联储手里一堆国债,心里不禁拉跨,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通胀,贫苦的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导致原本买得起的国债如同冰雪消融,瞬间暴跌,赔了个连锅端。

更可怕的是,这还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美元恐慌”。各国可能会对美元失去信心,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寻找替代货币。就像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突然爆出丑闻,粉丝们纷纷脱粉,曾经的辉煌也随之黯淡。那么,美国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为了稳住局面,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降息刺激经济,或者印钞票来填补亏空。但这两种方法都像是饮鸩止渴,短期内或许有效,但长期来看却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然而,作为美国加息收割的重磅对象,中国在美国过去一年的加息周期中,无疑遭到了来自美国为首资本家的觊觎,摩根大通更是扬言,中国股市正上演着“最后的繁荣”。按照某些外资机构的观点来看,现在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似乎有些下滑,加上房地产市场低迷等一些因素,甚至有可能会促使国内股市出现崩盘现象。这下子,就带动了一股贬低中国股市的热潮。但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华尔街精英们可能是有些过于急躁了。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薅羊毛”。但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去美元化”,美元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与美国的金融博弈中逐渐占据主动。美国做空中国股市的投机者大面积亏损,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都在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稳健增长的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事,美联储2000亿美元的亏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美联储的巨额亏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但实际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货币,它的波动会影响到全球的物价水平,进而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钱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