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各种舆论上突然又掀起了一股子“回忆潮”、一股子“怀旧风”。当然了,一个人回忆回忆过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人都是有青春的。
但是现在有的人一提起过去就感觉:过去很好、过去很完美、过去什么都好。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在过去生活的很好、生活的衣食无忧、生活的过年还能出门旅游……
其实我可以清楚、明白、准确的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们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彻底的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
我就纳闷了:过去既然那么好、那么完美的话,为啥连个吃饭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呢?
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一些人不单单说过去好了,还举出了例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说计划经济好、计划经济才是正道、仿佛很多人都想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了。
今天我就用最简短的话语跟大家说明白一件事情:为啥计划经济就是不行呢?为啥计划经济在很多国家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呢?
至于计划经济失败的例子,我就不想一一列举了,例如:前苏联、以前的东欧国家等等。
大家看看我们自己也就完全知道了,如今的生活和过去的生活区别有多大、简直是天壤之别。为啥会有这种巨大的区别呢?
除了一些其他原因以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果断的抛弃了计划经济、转而去积极拥抱市场经济了。
首先什么是计划经济呢?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的计划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计划和政府。说白了就是:政府在计划经济体系里面起到了主导作用;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分配者或者说是说了算的。
这里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了:什么是政府呢?政府其实就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不过这些人手里有一样别人没有的东西——权力。
前面已经说过了计划经济的定义了,那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运行体制。我们利用代入法之后就会发现一个事实:政府=人+权力。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发现:在计划经济里面谁是主导者呢?无非是有权力的人才是主导者、才是控制者。
大家试想一下,由一群有权力的人去主导经济的分配、生活、供给,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下面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经济到底有哪四个无法回避的缺陷呢?
1、很多时候、很多现状之下:计划是计划、现实是现实。计划经济容易产生计划和现实之间的脱节;要么就是供大于求、要么就是供小于求。从而导致:生产和需求相脱节、宏观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
2、计划经济那僵化的模式无法有效调节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造成生产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最终变成了“大锅饭”模式。
3、计划经济模式下,一般都是缺乏创新的、缺乏开拓精神的。反正大家都是按计划生产,按计划分配利益——动力又在哪里呢?
前苏联时期的特供商店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既然计划经济模式的分配权在所谓的政府手里、可是政府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由一群有权力的人组成的。
这样一来的话,分配权就跑到了具体的个人手中。于是乎就会产生:特权阶层、产生严重的官僚阶层了。
总之一句话,计划经济的弊端说到底还是权力的弊端、是不受控制的权力在主导着经济活动、资源的分配。大家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经济怎么可能搞的好呢?那是不可能搞好的。
既然计划经济大部分状态下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为啥还有很多国家都搞过计划经济呢?其实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一般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境况下,计划经济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基本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人人都想吃肉,可是肉并没有那么多,这怎么办呢?很简单,按照计划定时、定量的供应。估计这一点很多人都见识过了,当年的肉票就是这么来的。
二是,计划经济本质上还是一种上层控制底层的手段。当一个层级掌握了资源的分配、掌握了物资的生产之后,那么这个层级也就永远在这个层级了——恕在下不能细说。
最后我想说,一些已经被历史证明不行的东西就应该被淘汰、被放弃,现在还在这里争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谁优谁劣实在是毫无必要了。
送给大家一句话: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如果永远的活在历史中,那就意味着没有未来!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