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要来港股上市了?你没看错,就是那个A股代码000333的美的集团。
据报道美的集团(00300.HK)于9月9日起至9月12日启动招股,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并于9月17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市值约4000亿港元。报道称,为吸引投资者认购,公司考虑将H股的招股价较A股最多折让20%,集资额约40亿美元(约312亿港元),较之前传出的30亿美元为高,当中基石投资者或认购约10亿美元。一旦在港交所上市,美的集团将实现同时在港股和A股上市。美的集团的融资规模也将成为迄今为止2024年港股最大的IPO项目。
截至当前,美的集团A股报人民币每股63.23元,总市值逾4400亿元。美的集团连续九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全球设有33个研发中心、43个主要生产基地,并在全球拥有超过19万名员工。于往绩记录期间,美的集团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家居业务的家电销售。
01、增速放缓,医疗成为第二生长曲线
近日,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美的集团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然而,这份看起来不错的财报并不能掩盖美的集团存在的问题。虽然其国内业务营收仍在增长,但已经出现放缓迹象,寻求国际化发展也成为其下一阶段主要目标,有业内人士表示,港股上市短期内可能会对美的A股股价产生影响,但长期持股最终要看企业未来发展。美的选择全球化意志坚定,是未来能够稳定发展的基石。选择港股发行目的是开拓国外市场让资金更充裕,同时吸引全球投资者。
美的集团业务分为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智能楼宇、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五大业务板块。其中,包括医疗在内的业务板块正在成为美的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0年,美的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调整以后,美的整体战略变为C端与B端业务并行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美的医疗由此成立。目前美的医疗旗下包括万东医疗、库卡医疗、美的生物医疗、瑞仕格医疗、美的楼宇科技五大业务板块。通过业务整合的方式,美的试图将分散的医疗客户资源重新梳理,以此拉动智慧医疗领域新的增长。
02、五大医疗业务板块,构建完整医疗服务链
今年4月,美的医疗发布了“5+2+X”科技战略,美的医疗通过5个医疗相关业务实体和2个集团平台研究院,汇集世界一流科技人才,从源头突破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为医院打造了全方位、全链条涵盖“门诊、药房、诊断、手术、住院”场景方案。
万东医疗
2021年,美的收购万东医疗,算是正式踏入医疗器械领域。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达1.27万亿,同比增长10.4%,成为世界第二大单体国家市场。过去,在这一领域,主要是GE、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品牌主导,如今大到CT、核磁共振仪,小到颅内取栓支架,越来越多以万东医疗为代表的本土高品质“中国创造”医学装备正加速崛起中。目前,万东推出的i_Vision1.5T无液氦超导磁共振,以“无液氦黑科技”,破解全球性不可再生资源难题。自产品上市以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索马里医院等多家海内外医疗机构投入使用,无惧停电、失超等突发情况,无场地安装限制,让超导磁共振的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
美的生物医疗
美的生物医疗作为美的集团旗下的重要业务板块,专注于低温安全存储产品和服务。其具体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场景,包含了智慧生物样本库、智慧疫苗箱、实验室安全、超低温冷冻储存、智慧药品试剂及冷链运输等,完美地将美的家电技术应用于生物医疗。
库卡医疗
2017年,美的耗资292亿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医疗,库卡医疗的LBRMed医疗协作机器人,其产品和服务包括为医疗行业开发和提供结合材料处理和药房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医疗机构快速抢占全球药物管理市场。此外,库卡还致力于手术机器人领域,例如通过与西门子医疗合作,在微创手术等领域进一步拓展业务,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为西门子医疗的血管造影系统提供300台机器人。根据美的集团2023年的年度报告,库卡集团在收入和盈利方面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库卡中国的收入贡献占比提升至22%以上。这表明库卡医疗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和成功。
美的楼宇科技
美的楼宇科技作为智慧医院的合伙人,为医院提供了包括楼宇自控、暖通空调、电梯等在内的多元化支持,满足医院内多维人群在不同空间的动态需求。这些技术支持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行效率,还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共卫生安全。
此外,美的楼宇科技还发布了关于智慧医院建设的解决方案“LIFE2.0”,该方案覆盖了医院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交通流(Logistics Flow)、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体验流(Feeling Flow)和能源流(Energy Flow),旨在构建一个绿色低碳、安全舒心、降本增效的智慧医院有机生命体。
瑞仕格医疗
作为美的医疗旗下的一部分,瑞仕格医疗致力于智慧医院建设运营,并在医院和医疗机构自动化方面拥有数十年的经验。集中为医院内物流自动化和智能药房自动化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释放出美的医疗经过3年多的协同发展正朝着一家综合性医疗科技集团的目标快速迈进。
03、家电巨头,竞相跻身医疗赛道
从全球来看,从全球品牌西门子、飞利浦、松下、东芝、佳能等家用家电巨头,到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国产龙头也都在加码医疗领域。
家电巨头们为何纷纷转身,投入医疗市场怀抱?从行业形势来看,大健康领域不仅受到全民关注,更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议题。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产业将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咨询公司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5184.6亿美元,预计将从2024年的5422.1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8868亿美元。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当前家电行业大部分品类已经步入高存量时代,十余万亿的大健康赛道早已经成为家电巨头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不二选择。
尽管医疗设备领域在当前仍有较高增长潜力,但在这一领域的中高端市场,外资企业牢牢占据优势地位。医疗设备现有采购体系比较封闭,后来者进入不易,国际巨头长期建立的技术壁垒和品牌认知是挑战之一;而医疗设备的特点是高投入、长周期,认证门槛高、见效时间长,家电巨头们的成功经验或许并不能直接复制,这也给他们的转型带去了新的挑战。
而随着国内家电的饱和与医疗市场的“内卷”,也让美的选择在港股上市,通过在港股上市,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将有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加强其国际化运营能力 。
而未来家电巨头们究竟谁能在医疗赛道脱颖而出,值得期待!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