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的开板为科创企业开辟了融资上市之路,五年多的时间里,科创板各项政策制度也不断完善,截止到2024年5月19日,科创板总计申报企业943家。其中,已发行上市企业574家(含1家转板企业,含2家已退市企业),终止282家(含终止注册、不予注册)。IPO是企业获得融资非常重要的一步,伴随着科创板的发展,科创板对于企业的科创属性要求越来越细化,科创企业应当也必须重视上市前期科创属性及知识产权资产的构建,发明成为了企业科创板上市的硬性指标。
科创板上市,对发明专利的要求,科创板上市对发明专利的要求主要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数量要求:科创板对发明专利的数量有明确规定。根据《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企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达到5项以上。或者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合计达到50项以上(含国防专利)。此外,对于软件行业,研发占比应在10%以上。
质量要求:科创板对发明专利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性:专利必须与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直接相关,即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应真正应用到了主营产品和技术中,产生了实际的技术效果,并带来了主要营收中的利润。
技术水平先进性:科创板鼓励自主研发取得的原创性知识产权,因此,专利的技术水平应具有先进性,能够为企业的主营业务直接做出技术贡献。
权利稳定性:专利的权利应具有稳定性,这是专利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基础。
技术实施自由:专利的应用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以确保技术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关键技术控制力:专利应具有较高的关键技术控制力,这是对专利质量的高要求。
此外,科创板还强调发明专利的产业化,即专利不仅要有创新性,还应具有产业应用价值,能够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这有助于提高专利的质量和实用性。同时,科创板上市规则还规定了研发投入的比例和金额,以及研发人员的比例,这些都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小建议(拓展):
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时,对专利的规划应围绕提升企业估值、优化产品结构、防范知识产权风险、规范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这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长期规划,以及企业应当做好专利布局,合理的专利布局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利益,防止其他企业进行侵权行为,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回报。
那企业如何进行专利布局:
一、明确专利布局的目标和范围:企业在进行专利布局之前,需要明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市场定位,确定专利布局的目标和范围。这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以及需要考虑的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只有明确了目标和范围,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布局,提高布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制定专利布局策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专利布局策略。常见的专利布局策略包括城墙式布局和地毯式布局。城墙式布局是指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之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形成城墙式系列专利的布局模式,这种布局模式可以构建起有效的专利屏障,形成技术壁垒,防止竞争对手有任何的缝隙可以用来回避。而地毯式布局则是指系统地在一项技术的逐个研发步骤都申请专利技术保护,形成类似于地毯的技术领域全覆盖。这种布局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阻止竞争者入侵。
三、考虑周边专利布局和抢先专利布局等策略:周边专利布局是在核心专利的基础上,80%为核心技术专利,20%为外围专利,申请一系列相关的周边专利,以扩大保护范围和深度。这种布局策略可以增加对手的侵权成本,降低侵权风险,形成制衡。而抢先专利布局则是在新技术或产品出现之前,提前进行专利申请和布局。这种策略可以抢占先机,获得更早的专利保护和更大的市场优势。
在实施专利布局的过程中, 还需要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维护。专利的申请需要遵循专利法律法规,提交符合要求的专利申请文件。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已申请的专利进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权益的完整性。此外,企业还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专利布局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专利布局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企业不能抱着一件专利长久“打天下”的心,而是需要随着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企业需要定期评估专利布局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布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总之,企业进行专利布局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明确目标和范围、制定合适的布局策略、注重专利申请和维护以及不断调整和优化布局,企业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专利屏障,保护自身的技术和市场利益,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