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药店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一盒进价只有几元或十几元钱的感冒药,卖给消费者却要几十元。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国药店门店的数量就已经达到70.1万元。按照14亿人口计算,每家药店平均服务的人口数量在2000人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家药店能分到服务人口6000-7000人之间。
而近些年,国内药店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倒闭的数量在快速增加。根据权威数据:2024年一季度全国关闭的药店数量达6778家,到了二季度,倒闭药店的数量猛增至8792家。
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都在抱怨,自从2021年医保个账改革之后,单位缴纳的这部分医保都划入统筹基金,医保个人账户收入减少了,就导致老百姓去药店消费的需求减少,这对于高度依赖个人账户的药店无疑是严峻挑战,现在不少零售药店也都快撑不下去了。
事实上,医保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推动医保基金从“按人分配”模式,转向“按病分配”模式。所以,在医保改革后,流向统筹基金的钱变多了,而个人账户的资金划入就减少了。资料显示,2023年医保个人账户收入从2022年的7633亿元,下降到6351亿元。而这对于零售药店却是一个大利空。
因为,个人账户是药店经营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药店购药人群医保个账花费金额看,2023年同比下降9%。预计2024年受到个人账户收入继续减少的影响,药店营收仍将进一步呈现下降趋势。
对此,很多消费者都表示,反正医保卡余额也不多,还不如直接去医院看病抓药,至少还有一部分可以被统筹。同时,由于医保个人账户划入的钱减少了,不少消费者对药品的价格就比较敏感了,他们除了会选择价格较低的药品,往往还会货比三家,毕竟个人账户上的钱还要省着点花。
当然,除了医保改革,个人账户的钱减少,导致现在实体药店经营困难之外,还有两大原因,也是让零售药店陷入困境:一个是药店的数量实在太多。有网友做过统计,在他的住处方圆两公里范围内,至少有6家药店还在开门营业。试想,我国药品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药店数量过多,就意味着每家药店能分到的蛋糕会越来越少。
另一个是,线上药店的崛起,也对实体药店产生冲击。在我们实行了医保改革之后,个人账户的钱减少了。于是,一些人就到网上去购买药品,网上药店的价格要比实体药店更便宜,除了跑量优势之外,还有直接从药厂拿货,没有中间商吃差价。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所以,现在实体药店生意越来越差,甚至快撑不住,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