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别被“一口价”黄金坑了
迪丽瓦拉
2024-08-10 13:07:21
0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频频走高,国内黄金市场一直保持着热度。其中,造型独特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然而有些消费者购买“一口价”黄金饰品后发现,其按克重换算远高于市场价,商家在售卖时并没有明确标识其质量,觉得自己被商家套路了。

“消费保”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今年累计收到7000多件黄金珠宝的投诉案件,其中黄金类产品投诉占到八成,而“一口价”黄金的相关投诉占黄金类投诉量的62%。究竟什么是“一口价”黄金饰品?黄金饰品商家能不能以“一口价”售卖?这种销售模式暗藏哪些玄机,为何频频被消费者投诉?

1695元“一口价”金戒指 克重仅1.39克

近日,广东的黄女士到当地某珠宝店购买一款黄金饰品,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在店员的推荐下,她最终选了一款“一口价”的黄金戒指。"当时觉得款式还可以,吊牌上面有价格,但是没有克重。我们买黄金也是想知道克重,问他们克重,他们一直不跟我们说。"黄女士表示。

在购买过程中,黄女士不断询问店员这款戒指的重量等相关信息,但店员表示“一口价”饰品只能在购买后才能对其进行称重。

在销售人员的极力推销下,最终黄女士以1695元的优惠价格,购买了这款吊牌标价为2260元的黄金戒指。随后,黄女士要求销售人员对其进行现场称重,结果发现,这枚戒指的克重仅为1.39克。

发现问题后,黄女士随即向店员提出退货的要求,但被店员一口拒绝。

与黄女士的遭遇相似,江西的李女士也遭遇了“一口价”黄金饰品带来的烦恼。

消费者李女士表示:“我们看中了一个标价是9000多(元)的金镯子,当时就觉得很喜欢。金店说这个镯子就是9000多(元),没有别的费用。我看镯子挺好看的,比较粗,然后就买了。”

在戴了两个月之后,李女士想着拿手镯兑换新款,谁知在金店一称重量,发现比预想中轻了很多。

李女士表示,按购买镯子时的金价,她可以买到12克重的黄金。但现在只有7克,重量少了近40%,这让她感到意外和气愤。于是她来到最初购买手镯的金店想讨个说法。

执法人员核查

明确商家应如实告知克重

究竟这种“一口价”的黄金饰品,是否应明确标识其克重?为什么店员不主动向消费者告知克重,或现场进行称重呢?记者将了解到的“一口价”黄金饰品的种种问题,向广东东莞当地的市场监督部门反映,执法人员到商家进行了核查。

当执法人员将标签展开后才发现,原来“一口价”的商品吊牌内侧,都有标注产品重量,而店员在销售时,却故意向消费者选择了隐瞒。

经过执法人员的耐心教育和讲解,该珠宝店表示已认识到服务方面的不足,并同意现场给黄女士做退货退款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有知悉的权利,经营者提供商品的有关信息要真实、全面,不得作出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即使是“一口价”黄金饰品,它的成分、它的重量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商家理应把成分和重量标注出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做出购买的选择。

“一口价”可以有 但应诚信经营明白消费

“一口价”黄金饰品商家能不能售卖?专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商家要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相关专家表示“一口价”黄金饰品,与国际金价,包括一些投资金条,并非同一概念,价格也有较大差距。黄金饰品的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黄金本身的价格;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不同的工艺而产生的工艺费或加工费。当前,对于“一口价”黄金产品的纯度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但不论是以“一口价”还是以克重销售,都不违反法律规定,关键在于销售时不应误导消费者。

《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里明确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应该明令禁止。业内人士提醒商家,要诚信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十三条

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

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

第七条

经营者销售商品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同一品牌或者种类的商品,因颜色、形状、规格、产地、等级等特征不同而实行不同价格的,经营者应当针对不同的价格分别标示品名,以示区别。

经营者提供服务应当标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价格或者计价方法。

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自行增加标示与价格有关的质地、服务标准、结算方法等其他信息。

设区的市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特定商品和服务,可以增加规定明码标价应当标示的内容。

第十九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

(一)谎称商品和服务价格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二)以低价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以高价进行结算;

(三)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四)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

(六)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七)通过积分、礼券、兑换券、代金券等折抵价款时,拒不按约定折抵价款;

(八)其他价格欺诈行为。

购买黄金饰品需要注意什么?

理性购买,留好凭证

在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时,商家应提前告知饰品的具体信息,并出具相关表单,显著标示商品名称、规格型号、计价方式、金属含量、产品重量、价格价款等必要信息,由消费者确认、签字,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提醒

消费者购买黄金首饰

要问清黄金饰品情况

区分计价规则、换购规则等

✔选择商家需谨慎,正规商场更保险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好能选择知名的品牌,到正规的商场购买,以保证黄金的质量和品质。

掌握一定的黄金饰品常识。黄金首饰一般有足金(黄金含量不低于990‰)、3D硬金(足金)、22K金、18K金饰等品种。消费者购买时需考虑自身实际需求,了解清楚,避免产生纠纷。

弄清是“一口价”还是“按克价”。“以克计价”的金饰价格=金饰克重×金价+工费,这类金饰优势在于价格相对透明,款式、工艺相对简单,价值重在材质本身。“按件计价”就是俗称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卖点是创意和工艺,在定价时不同于传统的按克计价,而是按照设计和工艺精细程度来一口定价。由于特殊的工艺设计,款式新颖,“一口价”黄金饰品往往比按克计价的黄金价格高。

换购规则要问清,销售话术需警惕。购买黄金时应详细了解商家换购规则,警惕销售话术,对于商家口头承诺的终身免费换新等保证事项,也应该书面标明,以便发生消费纠纷时有合法的依据。

谨慎查看“以旧换新”的宣传广告内容。一些珠宝店经常打出的“黄金免费换”“零工费换新款”等宣传语,消费者要保持警惕,以免误入旧金饰回收、金饰销售环节的价格陷阱。

票背后细则多,仔细阅读再签字。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首饰时,应当索要发票或交易凭证。消费者应仔细核对发票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并仔细阅读发票背后相关条款特别是容易引发纠纷的“同类换同类”“换购支付加工费”等条款,如有疑问应要求商家进行逐条解释,理解并同意之后方可签字确认。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要主动寻求维权方式,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消费者报、法治日报、人民网科普等

江苏热出全国第一!持续高温是否反常?专家分析

有吸入风险!不建议儿童使用!

重要消息!事关身份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