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的四大发展趋势 || 11月上海国际储能展
迪丽瓦拉
2024-08-03 11:21:53
0

一、价格战与系统集成化

1.1 低价内卷与IPO撤回潮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快速发展,装机量提前完成2025年的目标。然而,由于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企业IPO出现“撤回潮”。在这种背景下,电芯企业开始从单纯追求单体电池性能转向系统集成化,以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

1.2 系统集成化趋势

在价格战的压力下,电芯企业逐渐意识到仅靠提升单体电池性能难以维持竞争力,因此开始注重系统集成化的发展路径。通过整合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等组件,形成完整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二、技术创新与模块化部署

2.1 技术迭代与液流电池

液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特点,正在成为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预计到2025年,国内液流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0GWh,复合增速超90%。此外,模块化储能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地理限制,使得储能系统可以灵活部署于各种场景中。

2.2 模块化与智能化

新型储能技术正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多个能源子系统耦合转换的枢纽。模块化储能技术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还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了更高效的能源调度和利用。

三、出海与全球化布局

3.1 工商业储能与户储市场的分化

尽管工商业储能市场表现强劲,但户储市场却呈现降温趋势。面对这一挑战,许多储能企业加速出海寻求新的增长点。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企业不仅可以分散风险,还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2 全球化布局

随着全球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例如,欧洲储能协会测算显示,至2030年需部署约200GW的储能,即每年新增14GW;至2050年需部署600GW储能,即2030年后每年新增20GW。这为储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四、价值驱动与多能协同

4.1 价值驱动

在价格战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储能行业正逐步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企业开始重视储能系统的综合效益,包括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增强电网稳定性等方面。

4.2 多能协同

新型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电、热、冷、气、氢等多个能源子系统耦合转换的枢纽。通过多能协同,储能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生产和消费,促进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并推动能源新业态的发展。

结论

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能源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化、全球化布局以及价值驱动等趋势的推进,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应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储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什么?

根据搜索结果,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可以总结如下:

  1. 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增长:自2019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底全球累计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09.4GW,同比增长9.6%。
  • 技术多样化:新型储能技术家族不断壮大,包括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程度最高。
  • 区域集中:全球储能装机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三大地区,海外市场需求量大。
  1. 未来趋势
  • 电化学储能成为主流:电化学储能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装机规模将达到148GW,占比约40%,得益于其高效能量转化、灵活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的优势。
  • 长时储能崛起:长时储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能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 全球化发展:储能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化市场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渠道,中国储能企业正加速出海。
  • 技术突破与成本问题:液流电池有望解决安全问题,模块化储能技术突破地理限制,但成本较高和安全问题是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

全球储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电化学储能技术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长时储能技术和全球化发展成为新的趋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元美股美债:但求同年同月同日... 财联社消息,面对倒行逆施的“懂王”,全世界的投资者本周一再度交出了它们的市场交易“答卷”:抛售一切美...
国际金价突破3500美元/盎司... 4月22日,受美元走弱、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攀升所引发的避险需求催化,国际黄价连续4日续刷历史新高。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