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增配电子通信,港股配比明显回暖——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2024Q2
迪丽瓦拉
2024-07-20 09:50:39
0

张夏 S1090513080006

田登位 研究助理

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集中加仓红利资产、科技和资源品,二是被动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三是对于港股的配置明显提升。二季度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略降,持股集中度继续回升,方向上加仓TMT、公用事业、新能源、资源品。大盘龙头风格在被动基金持仓中占比明显提升,核心龙头ETF持续净申购。

核心观点

2024Q2公募基金持仓的几个关注要点:一是集中加仓红利资产(煤炭开采、电力、国有大行)、科技(电子、通信)、资源品(贵金属)板块。二是被动偏股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自2022年年底以来连续7个季度正增长。三是对港股配比明显回升。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仓位与持股集中度:2024Q2四类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平均仓位为85.53%,较2024年Q1下降0.73%。具体分类来看,四类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仓位普遍下降,普通股票型基金下降1.17%,仓位降幅最大。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持股集中度继续回升。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配置特点:板块配置方面,2024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主板配置比例继续回升,双创板块配比小幅下降。从大类行业看,加仓TMT、公用事业、新能源、资源品,减仓消费服务及医药。具体行业看,加仓电子、通信、国防军工、公用事业、家用电器。公募基金与北上资金在行业偏好上出现较大分歧,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银行、煤炭、非银金融、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农林牧渔等。估值方面,相比于2024年Q1,基金重仓股估值继续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

2024Q2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比回升:主动偏股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港股占比11.52%,较前期上升2.25%。在2024Q2基金的重仓持股中,前50大和前3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与2024年Q1持平;前1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1上升至2;前1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5上升至6;前5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47上升至65。

被动偏股公募基金配置特点分析:从规模看,被动偏股基金规模连续7个季度实现了正增长,累计增长超9700亿元。从风格看,市场共识的红利、价值风格板块被动偏股基金环比持仓占比增加最多,同时我们在中期策略中所提出的双龙头策略也有正向资金反馈,中证A50及科创50持仓占比均有增加。被动指数型基金中跟踪沪深300、A50指数的核心龙头ETF继续净申购。

⚑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

目录

01

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的几个关注要点

1、集中加仓红利资产、科技、资源品板块

从二季度基金调仓思路来看,基本延续了Q1的配置方向:

一是继续增配红利资产,增配煤炭开采、电力、国有大行等。煤炭、电力、国有大行等板块高股息低波动,板块自由现金流充沛,具备较强防御属性。国有大型银行基本面相对稳健,高股息资产,且在主要指数中权重较大,是重要机构投资者增持第一选择。

二是加仓科技板块,主动加仓电子、通信等。海外映射与基本面好转,电子板块受到基金青睐,一方面,苹果在WWDC 2024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推动端侧AI设备从软件升级到硬件配置升级,有望带来新一轮换机潮,消费电子获基金集中加仓。另一方面,半导体板块基本面持续复苏,板块内龙头公司业绩预喜,也验证了板块景气度回升的趋势。海外AI产业趋势持续演绎,英伟达股价创新高映射,AI算力板块高景气,通信板块获资金青睐。

三是布局资源品板块,继续加仓贵金属。美债超发导致美元内在价值持续贬值,美国经济和通胀整体趋于降温,降息预期升温支撑金价上涨,大选年份贵金属避险价值凸显,此外全球央行购金也为金价提供中长期支撑。

2、被动偏股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被动偏股基金的规模逆势增长,自2022年年底以来连续7个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规模增长超9700亿元。作为对比,主动偏股基金的规模仍处在下滑趋势。从宽基指数看,被动偏股基金对市场共识的红利、价值风格环比持仓占比增加最多,同时我们在中报中所提出的A50-科创50双龙头策略在二季度也得到了被动基金的增配,行业方面,被动偏股基金加仓上游资源品、中游制造业,减仓下游消费。

3、对港股配比明显回升

2024Q2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比回升,主动偏股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港股占比11.52%,较前期上升2.25%。在2024Q2基金的重仓持股中,前50大和前3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与2024年Q1持平;前1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1上升至2;前1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5上升至6;前5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47上升至65。

02

公募基金规模集中度与基金申赎

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中前20%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占比为77.34%,相比2024年Q1上升0.04%,主动偏股类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集中度与前期基本持平。

从老基金申赎情况来看,2024Q2主动偏股基金总份额延续净赎回,即使加上净申购的指数基金,偏股老基金整体净赎回,当前赎回主动管理基金买ETF或者申购其他被动型指数产品的趋势依然持续。分类来看,2024Q2平衡混合型基金老基金份额小幅赎回26亿份,而偏股混合型基金老基金大幅净赎回,净赎回611亿份,被动指数型基金则净申购1094亿份,净申购规模扩大。不同行业上,各类型主动偏股基金规模均有所下降,科技医药大类行业基金规模降幅较大。

03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平均仓位下降

2024Q2四类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平均仓位为85.53%,较2024年Q1下降0.73%。2020年以来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基本都是高仓位运行的,仓位基本都在85%以上,这一定程度表明,在结构性行情下,公募基金对于调整仓位水平的诉求在下降,而更多时候体现在行业配置结构上。

具体分类来看,四类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仓位普遍下降,普通股票型基金下降1.17%,仓位降幅最大;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分别下降0.74%、0.65%、0.09%。

2、持股集中度与风格偏好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的持股集中度继续回升。2024Q2前20大重仓股、前50大重仓股和前100大重仓股的持股市值占比分别为29.16%、44.05%、57.71%;分别较前期变化-0.04%、2.09%、2.39%,前50、100大重仓股占比明显回升。

从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主要指数的持仓占比来看,沪深300与中证红利占比继续回升,中证1000和中证2000占比回落。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中,沪深300成分股占比62.14%,较前期上升0.39%;中证红利成分股占比6.11%,较前期上升0.60%;中证1000和中证2000占比分别下降0.05%和0.81%。

04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配置特点分析

1、板块配置:主板配比延续回升,双创配比小幅回落

2024Q2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对主板配置比例继续回升,双创板块配比小幅下降。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中,主板占比73%,较前期上升0.46%;创业板占比17.40%,较前期回落0.34%;科创板重仓股占比9.73%,较前期回落0.11%。

2、大类行业:加仓TMT、公用事业、新能源、资源品,减仓消费服务及医药

2024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TMT、公用事业、新能源、资源品、金融地产配比回升,消费者服务及医药配比回落。

配比回升板块:TMT配比24.0%,较前期提升3.14%,为近十年78%分位。公用事业配比3.3%,较前期提升0.6%,为近十年73%分位。新能源配比20.9%,较前期提升0.46%,为近十年73%分位。资源品配比12.9%,较前期回升0.43%,为近十年100%分位。金融地产配比4.4%,较前期上升0.28%,为近十年7.5%分位。中游制造配比25.5%,较前期回升0.09%,为近十年78%分位。

配比回落板块:消费服务配比18.8%,较前期回落3.96%,为近十年20.0%分位;医药配比11.1%,较前期回落0.53%,为近十年5.0%分位。

3、行业:加仓电子、通信、国防军工、公用事业、家用电器

▶资源品:增配煤炭,加仓煤炭开采;增配有色金属,集中加仓工业金属和贵金属。二季度在非电用煤需求提升及迎峰度夏预期下煤炭价格小幅反弹,且板块股息率较高,相对抗跌。贵金属方面,美国经济和通胀整体趋于降温,降息预期升温支撑金价上涨,大选年份贵金属避险价值凸显,此外全球央行购金也为金价提供中长期支撑。

▶消费服务:加仓家用电器,集中增配白色家电及小家电;大幅减仓食品饮料,集中减配白酒Ⅱ。家用电器加仓0.59%,其中白色家电加仓0.75%,基金主动加仓贡献幅度较大。白酒Ⅱ大幅减仓3.18%,调仓贡献-1.87%。

▶中游制造:集中增配国防军工,增配航空及航海装备;减配电力设备,结构上加仓电网设备同时减仓光伏。航空装备及航海装备分别加仓0.27%和0.23%。电网设备加仓0.55%。

▶金融地产:集中增配国有大行,继续减仓房地产。国有大型银行基本面相对稳健,高股息资产,且在主要指数中权重较大,是重要机构投资者增持第一选择。

▶公用事业:增配电力。电力增配0.55%,基金主动调仓贡献0.06%,电力行业现金流充沛+高分红,防御性配置价值凸显。水电经营持续稳健,来水改善和电价上浮推动业绩提升;火电是我国发电结构的基石,具备较强稳定性和可调节性,是解决消纳问题的重要力量。此外,地方化债背景下,电力涨价逻辑也有望推动业绩提升。

▶TMT:主动增配电子、通信,减配计算机、传媒。电子加仓3.74%,估算调仓贡献2.36%,细分行业层面集中加仓消费电子(+1.5%)、电子元件(1.2%)、半导体(+0.89%),配比提升主要由基金主动调仓贡献。海外映射与基本面好转,电子板块受到基金青睐,一方面,苹果在WWDC 2024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推动端侧AI设备从软件升级到硬件配置升级,有望带来新一轮换机潮,消费电子获基金集中加仓。另一方面,半导体板块基本面持续复苏,板块内龙头公司业绩预喜,也验证了板块景气度回升的趋势。通信增配1.11%,集中加仓通信设备(+1.3%),海外AI产业趋势进展不断,英伟达股价创新高映射,AI算力板块高景气。此外,运营商业绩确定性高,央国企价值重估下,作为科技中的红利资产获基金Q2主动加仓。

▶医药:继续减持,其中生物制药减仓幅度较大,中药Ⅱ、医疗器械、化学制药Q2获小幅加仓。

4、主题及赛道偏好:加仓中特估、半导体国产替代、工业互联网

从不同赛道核心持仓来看,加仓的赛道主要包括中特估、半导体国产替代、工业互联网、航空产业链等。

减仓的赛道主要包括白酒、光伏、人工智能、储能、创新药、锂电、信创等。

5、公募基金与北上资金的共识和分歧

2024Q2,公募基金与北上资金在行业偏好上出现较大分歧,一致净买入的行业有电子、通信、公用事业、美容护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一致净卖出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交通运输、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

北上资金和公募基金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银行、煤炭、非银金融、有色金属、轻工制造、农林牧渔等。

6、公募基金重仓股估值水平小幅回升

相比于2024年Q1,基金重仓股估值继续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整体法和中位数法的PE-TTM分别为13.19和21.39。目前整体法计算下的估值处在2008年以来的中枢以下,而中位数法计算下的估值-1标准差的水平以下。

05

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仓股及对港股投资

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所持前二十大重仓股变化

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港股配比明显回升

2024Q2公募基金对港股的配比回升,主动偏股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港股占比11.52%,较前期上升2.25%。

在2024Q2基金的重仓持股中,前50大和前3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与2024年Q1持平;前1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1上升至2;前1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5上升至6;前500大重仓股中港股数目由47上升至65。

06

被动偏股基金配置特点分析

1、被动偏股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2024年二季度,在市场表现偏弱的背景下,被动偏股基金的规模仍逆势增长,自2022年年底以来连续7个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规模增长超9700亿元。作为对比,主动偏股基金的规模仍处在下滑趋势。

2、大盘、龙头风格在被动基金持仓中占比提升

从宽基指数看,市场共识的红利、价值风格板块被动偏股基金环比持仓占比增加最多,同时我们在中期策略中所提出的双龙头策略也有正向资金反馈,中证A50及科创50占比均有所回升。同时,小盘风格占比下降,其代表指数中证2000配置比例处在过去十年的极低水平。

3、上游资源品、中游制造业在被动基金持仓中占比提升

从大类行业看,二季度上游资源品和中游制造业获得了被动偏股基金的增配,金融地产配比从历史低位反弹,而下游的消费和医疗板块被动基金配比减少。有明显红利属性的银行、公用事业占比提升最高,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占比明显下降。

4、核心龙头ETF持续净申购

2024年二季度,被动指数型基金中跟踪沪深300、A50指数的核心龙头ETF继续净申购,整体保持了去年底以来净申购趋势。从规模上看,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在2024年二季度规模扩大259亿元,跟踪A50指数的ETF资产净值规模扩大171亿元,核心龙头ETF总规模延续扩张态势,为市场贡献了重要增量资金。

- END -

相关报告

《2024Q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从小盘到大盘,增配红利、出海与资源品》

《2023Q4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持股集中度下降,医药电子配比回升》

《2023Q3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消费医药配比回升,风格向大盘漂移》

《2023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TMT持仓向偏硬件扩散,中小盘偏好热度不减》

《2023Q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从新能源向TMT 的大漂移,积极增配科创》

《2022Q4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增配医药计算机,港股配比明显回暖》

《2022Q3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中游制造配比创新高,减新能源加传统能源》《2022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仓位回升,布局新能源&疫后复苏》

《2022Q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布局低估值稳增长,上游资源品受青睐》

《2021Q4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新能源热度略降,持仓向洼地漂移》

《2021Q3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拥抱新能源产业链,基金持股加速扩散》

《2021Q2主动偏股公募基金持仓分析——持仓扩散,拥抱成长“新医半”》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