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特朗普迎来强援!人民币结算被停?中方担忧的事来了
迪丽瓦拉
2024-07-18 18:20:32
0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根据观察者网援引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亿万富翁马斯克已向一个名为“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这一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致力于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报道形容,这是这位世界首富在美国政治版图上留下印记的一项重大举措。报道称,目前还不清楚马斯克的捐款金额,但知情人士称,“金额相当大”。而接下来,“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必须披露其捐赠者的名单。彭博社称,马斯克目前以2636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榜首。

马斯克的举动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他作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应该保持政治中立,避免将个人或企业的利益与特定政治势力捆绑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有人赞赏他的勇气和担当,认为他敢于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为公众树立了一个敢于发声的榜样。他在大选期间的言论和行动,无疑将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他真的选择支持特朗普,并通过推特等平台积极发声,那么特朗普的胜算无疑将大大增加。

此前,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除非共和党在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否则美国就完蛋了”。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虽然马斯克未掩饰他对拜登的厌恶,但他也还没有公开表示支持拜登的竞争对手、前总统特朗普。“商业内幕”网站继续提到马斯克今年3月在接受节目采访时说,他并没有排除支持特朗普的可能性。“在最后阶段,我可能会支持一位候选人。但我还不知道”,马斯克告诉主持人,“我想在选举前做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如果我决定支持一位候选人,我会解释清楚缘由”。

第二件事:

据观察者网报道,伊拉克议会财政委员会成员穆恩·卡迪米告诉伊卫星电视频道“Al Forat”,由于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指示,伊拉克被迫决定暂时停止使用人民币进行直接贸易结算。他在一份媒体声明中表示:“美联储以交易中存在违规行为和某些问题为由,已要求伊拉克停止使用人民币交易。”卡迪米补充称,伊拉克中央银行的许多决定都是由美联储强行施加的。卡迪米指出,伊拉克央行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指令的影响,而美国指令又往往会以行政、金融和反恐等方面作为理由。

伊拉克无奈之下宣布暂停使用人民币直接结算。这一决策虽然是被迫作出的,但也反映出伊拉克在国际压力面前的无奈与挣扎。对于伊拉克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结算问题,更是其主权和经济自主性的一次严峻考验。

伊拉克的这一决策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很多人开始质疑美元霸权的合理性,也有人担忧这种单边强制行为可能会对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产生更广泛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上,不少人表达了对伊拉克的同情,同时也对美联储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美国致力于保持美元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地位,而中国则力求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两者各有侧重,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美联储施压伊拉克,导致伊拉克央行放弃了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已不再仅是一场金融战。伊拉克不得不接受美联储的广泛控制,表面上因为该国绝大部分石油贸易收入存放在美联储银行中。当美联储以所谓的“交易违规”为由要求伊拉克停止使用人民币结算时,为了保障自身贸易收入的安全,伊拉克只得服从于美联储的指令。

第三件事:根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国防部印太安全事务助理部长伊利·拉特纳称,如今有一些“印太地区”国家在应对所谓“中国威胁”时,越来越多地采取主动行动来对抗中国,他还直接点名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声称对于这些国家近期的一些举动,美国“感到鼓舞”。《南华早报》报道时解读称,拉特纳此言是在“夸赞”,这些国家在“抗中”方面正开始减少对于美国领导的依赖。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甚至炒作渲染,东亚和欧洲的安全“不可分割”,赤裸裸地在亚太地区挑动阵营对抗、鼓动新冷战的小圈子。

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场关于“中国角色”的舆论风暴悄然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华盛顿宣言》中酝酿。这份原本聚焦于北约内部事务的宣言,却意外地将中国推向了风口浪尖,14次提及,每一次都似乎在向世界宣告着某种“特别关注”。从“挑战”到“系统性威胁”,再到如今的“决定性推动者”,不断升级,引人遐想。北约对中国的指责——提供军民两用技术给俄罗斯,被贴上“幕后黑手”的标签。

北约这一次发表联合声明,热炒中国带来的“系统性挑战”,再一次拿“援俄”一事对华发难,同时还攻击中国搞“恶意网络活动”、“传播虚假信息”,威胁要中国“付出代价”。声明中还明确表示北约将寻求扩大与地区国家开展合作对话,这是明显地要将北约的魔爪伸向亚洲、来对付中国的信号。从近年来,美国拉动北约国家派出航机参与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穿越台湾海峡的活动,北约已经实质上介入了亚洲事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