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江头三月春,柳条弄日摇黄金。——《湘江》
市场经济经济的推动,货币也开始不断贬值,如今最值钱的硬通货也非黄金莫属了。近段时间,黄金的价格更是突飞猛进的涨。纵观整个历史,人们对黄金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无非也都是价格昂贵。
在元素周期表还尚未被完全总结之前,炼金术是许多化学家痴迷的一个东西。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家喻户晓的牛顿,幻想着通过金属的冶炼最后发现新的物质诞生。曾有一位科学家想要从尿液中提取一下黄金,仅仅因为尿液有时候呈黄色,便准备了60桶总量大概6000L的尿液,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放在如今看来是非常荒谬的,尿液中怎么可能有黄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不用上厕所了,那可都是财富呀。不过科学家也正是善于从一些普通的领域发现一些未知的东西,再加上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有这一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过黄金没冶炼出来,倒是有了其他更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亨尼格·布兰德
这个人的名字叫亨尼格·布兰德,出身比较富裕,在成人之后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曾经做过陆地军官,战功显赫。退伍后选择从商,也颇有一番成就,自己的老婆孩子也都吃不愁穿不愁。但他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就是炼金。17世纪炼金师这个职业在欧洲风靡一时,他们都相信名叫“贤者之石”的东西,据说这个东西可以治百病并且长生不老。
随后亨尼格·布兰德开始琢磨各种办法,从碱、酸等化学物质开始尝试,幻想着一天可以通过这些普通的金属和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所谓的“贤者之石”。如果让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觉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毕竟也只是一个猜想。几次试验后,也全部以失败告终。偶然一天他产生了这样的幻觉,尿液有时候是黄色应该有黄金。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他动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一家军营附近的酒馆放了自己提前准备的木桶,开始收集德国军人们的尿液。为了保证这次试验的成功,亨尼格·布兰德还专门花大价钱请了两个助手。从这个时候开始,亨尼格·布兰德的实验室每天都是臭气冲天,因为这件事他和他的妻子也吵了很多次架。
尿液蒸馏
想法上来看十分简单,但操作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尿液本身是液体,按照常规的炼金术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随后他和助手们对尿液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人类在获取食物和水分之后,经过体内的一系列循环,最终排出体外。越想越奇怪,这人类本身不就是一个冶炼过程吗?看来尿液是冶炼过的。
随后他决定把尿液放在太阳底下一个星期,待尿液本身的味道消去,然后再将其蒸煮。紧接着开始了自己的计划,把尿液煮到稠如糖浆后再次高温加热,表面渐渐形成一层红色油状物质。随后把这些东西放入地窖里进行冷藏,因为在当时没有冰箱,只有地窖的温度可以稍微低一点。一段时间后,除却盐质沉淀物,呈现的是一个黑色物质。
在和两个助手一番分析之后,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废弃物”,便决定和最初的红油状提炼物混合加热。他们找来了曲颈瓶中,将两者放在其中进行蒸馏。一段时间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种会发光的白色液体,布兰德把这个物质拿出来,一种大蒜味浸满了整个实验室。他也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反正不是金子,但他会发光,便把这个物质命名为“Greekphosphorus(承载光的物质)。”
磷的发现
本以为一番周折后最后会得到黄金,谁曾想是这样一种散发着难闻气味的提起。初步判断这样的物质对人体应该是有害的,但具体也并不清楚。随后他把得到的物质封存了起来,并且一直没有对外界公开。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各种实验的研究。但六年之后,他的没有了积蓄,不得不将之前这种物质变卖。
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研究。提取出了磷这种物质,这也成为了人们最早发现的元素之一。如今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的广泛,农业中磷肥的发明,更是大大减少了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并且还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这样一个看似荒谬的想法居然造福了人类?
无独有偶,影响人类历史上千年走向的火药,竟然也是中国人炼丹无意时无意发明的。可中国人把它做成了烟花,搏皇帝一笑。传到国外之后,却被公开中国国门的“利器”,使近代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未有的奇耻大辱。好在中国已经走上了科技强国之路,磷也得到了合理的运用,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磷肥。”可见工具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你怎么去利用。
参考文献:
《湘江》